小年夜,南京街头的节日氛围愈发浓厚,道路两旁的红灯笼衬托出红火的“年味”。从年货市场走出来的陈英,提着刚刚采购的新鲜猪肉——这是年夜饭的练手食材,藏着一千多公里外熟悉的家乡味道。
今年是陈英离家的第16个年头。上学、读研、工作、成家,这些年陈英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说不上家里有什么好,但是在老家过年,一家老小都在身边,哪怕只是打个招呼、问个好,都能感受到亲情的温度。虽有遗憾,但今年,就不回去了。”
身为志愿者的陈英,想在这个“在异乡”的春节里,为那些无法团聚的人做些事,让家更近些。
家香,家乡
陈英的老家在四川广安,距离南京1400多公里。
在陈英的记忆里,所谓年味,就是爸爸给的压岁钱,妈妈做的回锅肉、腊肠,空气里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电视机里的春晚,一大家子人围在桌旁……“刚离家的时候,感觉一个人在外头自由自在,随着年岁渐长,一到过年便分外想家。”陈英说。
“小时候,一到过年妈妈就会准备腊肠,那是外公教的手艺。香肠腌好了要挂在灶口的架子上,用烟熏出风味,时候一到就切开,整个屋子都是‘馋味’,我和姐姐、弟弟总是咽着口水,围着灶台打转。”
年夜饭近了,陈英愈发想念妈妈的味道。这些天,她苦练着记忆里的那道回锅肉,希望能在除夕时,端上桌,开个视频,弥补在现实里无法促成的团圆。
“我们和父母总是‘渐行渐远’,而又‘渐走渐近’。这些年,家乡的一切都远了,所谓近,也许就是那个共同的味道,也许就是那通视频连线。”
被困住的“银发族”
事实上,在数字化的今天,并非所有人都像陈英一家,可以在“屏”上见面。有群人,他们想追赶潮流,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却被困在陌生的网络里。
“语音聊天、视频通话、手机支付、上网约车……这些我们信手拈来的简单操作,对家里的父母、长辈而言,可能‘深奥无比’。”
每每看到“宜昌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94岁老人办银行卡被抱起做人脸识别”“老人就医不会线上挂号”“站在冷风中的老人打不到出租车”……这样的新闻,陈英都会觉得有些揪心。
从事移动通讯服务工作的她,在平日里注意到,老人面对智能化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与老人的心态和环境有关。他们对于高科技的东西往往有畏难心理,不愿用、学不会、没人教。“其实,在江苏移动掌上营业厅上,有一系列直播、视频教学内容,但很多老人并不了解,这就需要线下培训来辅助,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推开一扇窗。”
来南京10年,陈英早已经融入这座城市,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得为‘故乡’做些什么。”陈英琢磨着,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或许就是不错的回馈。
其实,陈英想得很简单,“我多做些,希望我在家乡的父母也同样被温柔以待。”
做你们的小棉袄
“英子老师”,是陈英最常被唤作的称呼。今年,未归家的她被唤得最多的,却是“丫头”“闺女”。在她看来,这是一场真心与真情的互换。
2月5日,南京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里,一位老奶奶拉着陈英“吐槽”:“都说智能,我看是‘添堵’,好多地方要出示健康码,我却怎么扫也扫不出……”陈英拉起老人的手,手把手地教老人扫码、浏览新闻、视频通话。慢慢地,老人放下了焦虑说:“我们加个好友吧,不会我再请教你。”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老年人公益手机讲堂,“英子老师”和南京移动的志愿者们正为社区的老人们讲解智能手机使用常识,重点为老人讲解了如何开关机、连接网络、调节声音、下载软件等智能手机基础知识。
老年人学得慢,有时候还会急,教他们往往需要付出N倍的时间与耐心。陈英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着,一遍遍叮嘱他们如何在掌厅上学习,方便他们日后查阅。当然,每次她总忘不了提醒老人,如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强化老年人有效防范通讯信息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儿子给我买的手机,我到现在都不会用。现在好了,有了英子丫头的帮助,我现在不仅会看视频,还能和留在外地过年的儿子孙子视频通话了。”社区的石大爷赞不绝口。
几场讲下来,“英子老师”的微信好友越加越多,好不热闹,有迫不及待汇报学习成果的,有拉家常说心里话的,还有抢着让她上门一起过年的。同事说,陈英看着手机傻乐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如今,便捷的网络重新定义了时空,即便隔着万水千山,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随时能出现在你眼前。陈英希望这个春节,可以成为老人们的“小棉袄”,让在外的子女放心、安心,也让老人们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