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群
“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情愫,是烙在每个人心头的浓郁乡愁,是岁末年初不变的亲情守望。今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无论“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年”的过法已与儿时不同,却依旧红火。
“就地过年”,虽远离家乡,也能一切“尽在屏前”。从微信联系到语音通话,从直播做年夜饭,到“云端”拜年,即便与父母隔山隔水,有了网络也能更便捷地表达孝心;与儿时玩伴聊聊,纵然远离家乡,也能寄托浓浓乡思,传递绵绵情谊;如今网购方便,物流便捷,就地过年的人们也能吃得到家乡美食,人在异乡,胃仿佛已经回在家乡,就地过年也有美食相伴。“网”罗天下,让中国年过得更加红红火火。
时代在变,一些旧的年俗消逝,是一种必然;而新的年俗形式或内容涌现并流行,同样是必然。比如采购年货,从线下排队到线上一键下单,快递直接送货上门。有数据显示,仅从1月20日“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全国网络零售额已超过5100亿元。从线下走到线上,年货采购的方式变化,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近几年,电子鞭炮、网上发红包、AR集五福渐渐成为新年俗。祝福,是春节期间人们最频繁的表达,承载着中国人心底最朴素的愿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云祝福”成为人们新的选择,互联网让年味更时尚。
春节是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一些传统年俗尤其是手工制作比较少见,而如今的直播技术、移动互联网又将他们搬上了屏幕,让更多的人欣赏。我们不仅能看到这些“年货”的成品,还能体验制作过程,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年俗新体验。云上展览,网络直播,人们可以腾“云”驾“数”欣赏“珍宝”。在江苏,非遗陪你过大年,网友只需进入“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展播专区,就能在线享受非遗“大餐”;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正月初一,再次进行线上直播活动,以“贺岁的故宫·冬日的祥和”为主题,带领观众走进故宫,欣赏辞旧迎新、宏雅祥和的紫禁城。吸纳新时代的韵味,延续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纤纤细网也散发出与时俱进的“年味”。
互联网点亮一批旧年俗,与春节碰撞又创造一批新年俗。网络时代的新年俗,是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富足的缩影,不仅催生古老的年俗文化传承出新意,更是体现了国人过年格局的提升,承载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全新理解和向往。无论是家乡还是异乡,只要心在、只要情谊在,中国年更红火,千家万户更幸福。(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