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烊!苏州“抗白血病营养厨房”,飘着人间百味

2021年02月11日 15:56:54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牛年将至,

  与苏大附一院

  一河之隔的一幢苏式建筑,

  虽极不起眼却依旧人声鼎沸。

  每天中午和晚上,

  这里总会挤满做饭的人

  切菜声、炒菜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与升腾的油烟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这里没有山珍海味,

  这里的人曾互不相识,

  但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

  因病而迁,从全国各地来苏州治疗血液病。

  大家称这个厨房为“抗白血病营养厨房”。

  原本春节就不打烊的厨房,

  炉火依旧。

  让患者和家属在

  苏州吃上“家”的味道。

  “重生”的白血病姑娘创办了“爱心厨房”

  距离苏州古城区双塔菜市场约10米的祖家桥16号,门额上挂着一张与众不同的横幅——陈霞爱心营养厨房。

  院里的一棵大树绑着红绸带,房子入门处已经贴上了春联,厨房里饭菜飘香。

  (陈霞)

  创办“抗白血病营养厨房”的是大陆第一例成功移植台湾骨髓的陈霞,距今已移植20年。

  2000年9月,年仅20岁的陈霞被确诊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住进了苏大附一医院血液科病房。想要让病情根本好转,接受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

  幸运的是,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旗下的骨髓捐赠中心成功为其找到配对骨髓。2001年6月13日,由台湾花莲的一位男青年为陈霞捐献了救命骨髓,陈霞新的生命,从那一刻开始了。

  半年后,陈霞身体完全康复,被称为“江苏幸子”。重生后的她,回到苏州,开启了自己的慈善之路,建立了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以帮助和服务白血病病人为主。

  “我们是过来人,能懂患这个病的情绪和具体需求。”俞言凤回忆说,她和女儿去医院看望病友,几乎每回都有病人或家属问她们,“生了这个病,还能吃什么?”

  而这每每都会唤起她记忆的痛点:当年女儿生病,她把老家的6个厂房卖了,一心照顾女儿。想着给孩子补营养,有一次做了甲鱼,没想到女儿一闻味道就吐。那时候,她并不知道白血病患者要吃清淡,看到孩子吐了,还想甲鱼这么有营养,孩子怎么不吃啊?她甚至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于是陈霞和母亲有个新想法。2016年,给病友提供营养辅助、家属提供临时做饭场所——“爱心厨房”便应运而生。

  目前,“营养厨房”由陈霞的母亲俞言凤、白血病康复者杨乐(化名)和他56岁的母亲三姐主要负责。

  杨乐,今年33岁,生病前曾做过成都一所大学的外语老师。2017年,被确诊为白血病。转至苏州看病后,父亲将骨髓移植给他,如今已经康复4年。

  “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父母给我的生命,一个是重生日。”杨乐说,他恢复不错,很多人劝他回到成都开始新生活,但他还是决定留在苏州,“苏州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想留下来报答它,帮助更多的患者补充营养,让他们少走弯路,多一份生的希望”。

  血液病患者和家属的“家”

  每天早上6点多,俞言凤和三姐会准时起床,到爱心厨房收拾。厨房准备就绪接近8点。吃过早饭,短暂休息后,病人家属便会来到爱心厨房。

  来自太仓的闵康(化名),在厨房附近租了一间房,很长一段时间他曾是这里的常客,如今已是这里的义工。

  将从老家带来的蒜苗交给三姐洗干净,他和俞妈妈去了隔壁的菜市场买菜。

  “以前也是俞妈妈带着我们上菜场买菜,买什么,怎么做到营养搭配都教给我们。” 闵康的儿子3年前被确诊为白血病,在医院走廊里徘徊无助时,遇到了陈霞。刚到苏州人生地不熟,住在酒店里,没办法做饭,孩子的营养跟不上。爱心厨房给了他帮助,不仅教他做菜,还经常给儿子送去可口的水饺、面条。

  从孩子到苏州治病,闵康就和“爱心营养厨房”结下了缘。起初,从来不会做菜的他,在俞妈妈和三姐的帮助下,经过磨练,成为这里的“厨神”,还经常为患者家属送上“菜谱”和做营养餐。

  在菜市场,闵康和俞妈妈买了猪肉、鱼、青菜、豆腐。很多摊贩都认识俞言凤,会热心地和他们打招呼,还会赠送菜。

  “她的女儿19岁我们就认识了,很勇敢又很有爱心。俞妈妈经常带患者家属来买菜,我们有时候鱼头多,就送给他们吃。”菜场的一位鱼贩告诉记者,附近方圆三里至少租住了1万多户血液病患者家庭,大家都很不容易。

  回到厨房,三姐洗菜,闵康下厨,他今天炒蘑菇青菜送给医院的患者。

  “我炒的菜绝对好吃,我儿子一直表扬的。”闵康说,孩子目前和妻子租住在出租屋,移植骨髓一年多的孩子如今每隔2个月就要做骨穿刺,他打算今年和病友们一起过年。

  和闵康一样,来自徐州的李爸爸也是爱心厨房的常客。

  “医院里有食堂,但比自己做饭贵,更重要的是孩子吃不习惯。”为了让患血液病的孩子吃好饭,他在俞妈和三姐的指导下,每天变着花样做菜。

  李爸爸说,儿子定期到苏州复查,没有租房子。每次一回到苏州,他就到这里借“厨房”。俨然,这里也是他们的家。

  厨房在,家就在

  将做好的面条、水饺、菜打包好,杨乐和志愿者们来到一河之隔的苏大附一院血液科。

  “我们是陈霞慈善会的义工,有需要帮助可以到对岸的爱心厨房。”在血液科病房外,杨乐不管见到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都会热心介绍。

  将带过来的食物放在净化仓外的储物柜,杨乐和志愿者们回到厨房。俞妈妈和三姐在准备中午的菜。

  俞妈妈说,他们有一个“家庭群”,患者和家属来苏州,没有吃午饭,在群里说一声,就可以到厨房来吃饭。

  问及5年来,厨房服务过多少患者家庭?俞言凤摇摇头,“没数过,但这5年来,我很开心,比我女儿生病的时候年轻很多。”

  偶尔,家属忙不过来。俞言凤也会亲自做好饭,送到净化仓。去年6月,俞言凤去送餐的路上,被车辆撞伤,脚上的钢板至今未拆。志愿者劝她休息,她笑了笑,康复了一些,又出现在厨房。

  “女儿生病前,我啥菜都不会做。现在厉害着,很多患者就点名要吃我做的彩虹水饺。”俞妈妈说,她还收获了很多外国粉丝。一位从希腊来苏州治血液病的患者,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吃不惯食堂。直到吃到了爱心厨房的手工水饺、饭菜,吃饭都香了。

  因为血液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对饮食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新鲜、卫生、干净,同时对营养搭配的要求也很高,爱心厨房不仅充当一个做饭的临时场地,也是病友家属间互诉病情,共同学习的地方。

  5年来,爱心厨房见证了数以万计的癌症家庭经历生离死别,但它始终鼓励每个人勇敢地和病魔斗争。“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吃饱饭!”

  当问起爱心厨房会办多久?俞言凤很笃定,“没有期限。厨房在,家就在。”。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