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 | 一人即是一出戏 双手对舞百万兵

2021年02月11日 08:58: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简单的开场后,全场灯光突然一暗,紧接着大红色的幕布缓缓拉开,伴随着一阵“锵锵锵”的锣鼓声和方言唱词,孙悟空、猪八戒和作为反派的五毒王纷纷亮相,三两句对阵后,立马就开打,人物在方寸天地之中上下翻飞,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这一出精彩的《孙悟空大战五毒王》,是典型的鲁派皮影,一人一台戏,完全由姚其德一个人操纵。

《孙悟空大战五毒王》剧照

  2016年,南京皮影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姚其德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传承人,很多人称他为“南京皮影戏第一人”。所谓“第一人”,是指他既是第一个在南京开始学习皮影戏的人,也是南京现在唯一会皮影戏全套功夫的人,吹拉弹唱,操纵皮影,雕刻制作,样样精通。脑中想着词儿,口中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皮影戏表演,可谓是一个人当十个人用。

  其实,南京本没有皮影戏的,但是南京人对皮影戏十分热爱。1955年,南京市政府从山东请来皮影剧团在夫子庙演出。当时,每天来夫子庙看表演的人络绎不绝。皮影戏被引进后也在这里扎了根,随即就在南京成立了向群皮影剧社。当年,姚其德的父亲在皮影剧场门口售票,他便天天跑到剧场里看戏。久而久之,对皮影戏越发喜爱。1956年,13岁的姚其德如愿进入南京向群皮影剧社,开始了他的三年学徒生涯。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传至今也分为好几个派别,姚其德传承的是鲁派。和别的派系不同,它没有剧本可供参考,所以对演员的要求极高。说的、演的全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学习皮影戏,首先要学伴奏,姚其德便利用伴奏间隙默默地记下老师的唱腔和动作。寒来暑往,没有一丝懈怠。在这三年,姚其德要学习伴奏、演唱、制作、操纵、表演等所有皮影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代,皮影艺术受到"破四旧"的冲击,向群皮影剧社被迫解散,从此元气大伤。皮影艺人散落各地。1966年,23岁的姚其德被分配到金陵化工厂当工人。就在姚其德准备放弃皮影戏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份邀约。其实,早在1958年,皮影戏就成了南京市招待外宾的固定节目,南京市政府交际处常常邀请姚其德和他的师兄为外宾演出。1966年皮影剧社被迫解散后,外宾来南京时想欣赏中国的传统艺术,南京市政府交际处又一次找上了姚其德。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关系”,姚其德才得以和皮影戏再续前缘。1992年,姚其德从工厂内退后,重又回到夫子庙从事全职皮影戏表演。

  自打退而不休登台演出起,姚其德表演的皮影都是自画,自刻,自制。在南京,如今既能制作又会表演皮影的仅剩姚其德一人了。

姚其德自制的皮影

  姚其德为适应现代化的观影需求,还将皮影人物放大一倍,通过添置灯光效果,给观众营造出更好的视觉体验。姚其德说:“皮影过去是33公分的标准,现在已经发展到60公分,所以说皮影放大一倍,看的观众也可以多一些,以前只能看几十个人,百十个人,现在两三百个人都能看。 ”

  在演出之余,姚其德尝试走进校园,如今在南京的一些小学里,不时能看到姚其德拿着皮影的身影。一拉,一提,皮影在姚其德的手里活了起来,进入了孩子们的眼中。因为在他心中,最好的传承不是在博物馆里,而是应该为更多人所熟识。姚其德说,因为年龄大了,可能演一两年后演不动了,现在他准备花两三年时间,将过去所演的节目写成剧本,留给后人。

  对这位固执而又痴迷的老人来说,皮影是他的毕生心血。在整个南京,如今还在摆弄皮影的,大概就剩四五个人了。随着师父和师兄的相继离世,同行们的转行和离开,南京皮影戏的延续和传承,愈发艰难。目前,姚其德有一位跟随他8年的徒弟。传承之路虽然寂寞艰难,但姚其德还在坚守。经历了一世风雨,唯有对南京皮影,他是舍不得,也放不下。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19点30分首播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倪习娟  江苏教育频道/童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