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听东大陶思炎教授讲民俗

2021年02月04日 13:50: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年到纳福瑞,小年是忙年的开始,也是辞旧迎新、迎祥纳瑞的日子,当大家追随时代脚步,忙碌着扫"福"字的福卡时,亦不妨留心传统,探寻小年背后的民俗宝藏。小年有哪些民俗?听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思炎的讲解!

  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日是“送灶”的日子,又是我国传统过年周期的起始,旧时家家祭供灶神纸马,随后送其上天。所谓“灶神”,又叫“东厨司命”、“司命灶君”、“家主司命”、“护宅天尊”、“定福神君”、“一家之主”、“灶王爷”、“灶老爷”等,历来被民间视作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

  中古以前,祭灶的时令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白虎通·五祀》曰:“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之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灶以鸡。”夏日祭灶,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而借取火性以自养本是其功利动因。东汉蔡邕《独断》也说:“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可见,祭灶与养气相关。直到近代,我国仍有一些地区保留着夏日祭灶的遗俗。不过,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形成“冬尽”致祭的传统,尤其在南方,送灶的期日大多定在腊月二十四日的夜晚,北方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三日。此外,宫廷、官家、军士祭灶也在腊月二十三,故有“君三民四”、“官三民四”、“武三文四”之类的说法。

  拿南京来说,祀灶的风俗就定在“冬尽”之时。《江宁新志》卷五载述了这一礼俗的变化:

  秣陵人家以十二月二十四日夜祀灶,饧饼,酒、果,自士大夫至庶人家皆然。此古五祀之一也。……户以春祭,灶以夏祭。今士大夫止祀灶,不及其他。又祭以冬尽,皆与礼异。这段清代的文献记述了祭灶期日的变化,也反映了古礼今俗的嬗变。

  灶神纸马

  腊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又称“送灶”。传说,这天灶神要上天向玉帝述职,为使他“白一岁事”时多说好话,不说坏话。人们多供奉果糖和各类食物。南京人祭灶用的灶糖是用饴糖和芝麻捏成的薄薄的,两头起翘的元宝形果糖。此外,祭灶还用糖瓜、欢喜团、红枣汤等。在南京六合,人们则用茶果、糖点、鱼酒祀灶。

  各地多用糖祭供,是希望以糖粘住灶君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欲言不得。清代以来,南京市内的小业主及普通市民,在送灶日常用一根青葱、两块豆腐搁置灶头,以表示自己“一清二白”。传说,玉帝根据灶神的报告对各家做出奖赏和惩处,其处罚的方式是“大者夺纪,小者夺算。”一“纪”为300天,一“算”为100天。也就是说,犯了大过错的人家,其家长要减寿300天,而犯了小过错的,也要减寿100天。因此,人们在送灶时,除了用胶牙糖粘灶神嘴,还会用酒糟涂抹灶神的口,叫“醉司命”,即让灶神吃醉了,昏头昏脑,无法开口。人们在送灶时对灶神说的话,主要是“好话多说,不好少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

  送灶图

  旧时,人们在送灶前要到纸扎店买回小轿子、纸元宝和纸马,腊月二十四的晚上在大门外或庭院中点上香烛,撒些黄豆和剪成一寸长的草料,以示喂马。祭拜后,点火将元宝、纸轿焚化,以示送神上天。送灶由男人操办,女人不与,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

  灶神的崇拜当起源于原始信仰,最初的灶君不是人形人性之神,而具有物神崇拜的性质。灶神的原型究竟为何物呢?最有可能的就是经常出现在灶台边的蟑螂。《庄子·达生篇》中的“灶有髻”,即指“灶蛣蟟”,一种红壳虫,其实就是蟑螂。蟑螂以灶为居,出入锅台,能爬能飞,成为灶君的原型。“蟑螂”与“张郎”谐音,故唐代以来各位“灶君”大多张姓。蟑螂在南京方言中称作“灶鸡”或“灶马鸡”,被说成是灶王爷的乘骑,已具有神化的性质。

  在商周青铜食器上常见的所谓“蝉纹”,实为蟑螂的图饰。灶神在古籍中被说成“名单”,这“单”即为“蝉”。上古青铜器上的蝉纹,并非指吸食树汁的寒蝉,寒蝉畏火,当为灶边出入不定的,通体红色与火相类的蟑螂。

  古人以蝉纹附缀在食器上,主要是表达对灶神的信仰,并将这一神话信仰转化为审美的艺术。从动物神到人形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在尊为“司命家主”的背后,仍能听到其由圣及俗、步向生活的足音,送灶祭灶活动成了民间迎年、忙年的信号。

  腊月二十三在我国北方被称作“小年”,南方亦有部分地区受北方文化影响把腊月二十四祀灶日称作“小年”,但更多的是指正月十五、腊月二十五或二十九日。 

  送灶的前后,有掸尘的传统民俗。各户人家把家具、杂物堆放房屋的中央,把小扫帚或鸡毛掸子绑在竹竿或叉棍上,清扫屋面的梁柱、檩椽、望砖和墙角、墙壁上的尘垢和蛛网,对门窗、家具、地面及一切角落也加以彻底的清扫,以干干净净地过个年。过年要悬先像,挂字画,陈观果,贴年画,贴春联,挂红灯等,需要清洁的环境和焕然一新的气氛,掸尘正帮助营造出这样的节日氛围。

  送灶之后,人们跑年市、办年货更为忙碌了。人们所办的年货,包括香烛、纸马、锡箔等敬神祀先的祭品,鱼肉、鸡鸭、海鲜、金针、木耳及各类蔬菜,寸金糖、交切片、芝麻糖、花生糖、酥糖、水果糖等各类糖食,瓜子、花生、柿饼、核桃等各类干果和蜜饯,万字糕、福寿酥、桃酥、京果等茶食,桂圆、蜜枣、莲子、黑枣、红枣等滋补品,以及鞋帽、服装、玩具等礼品和用品。自送灶之后,各家在办年货的同时开始进入过年的各种实际准备,家家忙碌而喜悦,人人期待着吉祥新春的到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黄迪 通讯员/唐瑭 李小男 编辑/韩瑜 )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