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发布通知,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各方反映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教育部:中小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教育部《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扬州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早已明确
记者了解到,对于我市学校而言,手机不得带入校园,这一规定对各高中学校来说是非常明确的,即使对住宿生也是如此。
“我们一直明确,学生是不允许带手机的。”2月1日,新华中学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学校一直明确要求学生禁止携带手机。
“一直以来,学校明确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公道中学办公室副主任范秋盛表示,学校共有700多个住宿生,在教学区以及生活区设置了十多部公用电话,“学生的电子校牌可作为电话卡使用。”
为了最大程度方便学生,公道中学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学生有需求联系家长,均可向班主任或者任何一名教师借用手机,同时学校各办公室电话也可借学生使用。
“因为是明确禁止的,所以也不存在用手机布置、完成作业。”范秋盛表示,就公道中学而言,学生每天的作业每收必改、每改必批、每批必评,不需要通过手机和网络。
范秋盛认为,教育部的这一通知给了学校加强管理的“底气”,想要解决“手机”问题,还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现象:上学不能“碰”手机 寒暑假几乎人人配
虽然平时在学校是明令禁止带手机的,不过周末或是假期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记者在市区一培训中心门口随机采访了多位初中学生,他们不约而同表示,假期的时候父母对手机的态度明显宽容。
“初一刚开学,老师就明确不允许带手机,我们也没人敢带。”梅岭中学初二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一般到了假期,父母才会给他们配置个“老人机”,方便联系。和小刘一样,就读于文津中学的小徐告诉记者,学校不让带手机,如果需要联系家长,可以用班主任电话,“校门口传达室的电话是免费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电话手表几乎算是另一种“变形”的手机。
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在小学生中间掀起了电话手表的“流行风”。记者在市区一家超市看到,电话手表柜台前的家长络绎不绝。“这个可以防丢,通过手机APP连接,家长可查看孩子轨迹,准确定位孩子所在位置,主要适合3-10岁小朋友。”现场一位导购热情地向家长介绍说,电话手表没有游戏功能,但可以下载一些益智类软件,比如速算等等。
正在选购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放假后,孩子兴趣班比较多,放学有早有晚,随时随地和孩子保持联系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本来给他的是旧手机,但发现他不自觉,下载了很多游戏,干脆就买款电话手表。”
业内:禁令好发,但执行有难度
采访中,多位教育业内人士介绍,对于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主要人群是高中学生。虽然几乎所有高中学校对手机都明令禁止,但是仍然有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
一位高中资深班主任介绍,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孩子偷偷将手机带入学校后,如何监管?
“我们不可能搜孩子书包,孩子偷偷把手机带入校园,老师怎么办?”一位高中班主任感慨,现在的高中学生个性都很强,对于手机的问题更是看得很重,老师管理上确实有难度。
规定提出,“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一些高中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提出申请,又要求将手机交给学校管理,那还要带手机进学校干嘛呢?”
采访中各界对此还是持积极态度。“问题都是暂时的,这些问题都会在学校具体实践中得到解决。”一位高三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表示。
短评:手机“禁”入校园 不可一禁了之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完成作业。
《通知》赢得教育人士、家长群体点赞。但细想之下,让学生远离手机,仅凭“不带手机入校园,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就能起到效果吗?
答案显然不是。随着信息化设备的发展,利用手机布置作业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手段,确实有学生以“手机”查作业、解难题等为借口,背着家长玩起游戏。
其实,扬州大多数中小学一直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甚至连电话手表也在被禁之列。老师布置作业也是以学生手抄为主,手机布置作业更多是方便家长查看、监督。
国家层面出台的这一纸“禁令”为校园架起了一道防护墙,但校园之外呢?如今校外培训机构纷纷使用手机端软件,上传作业、作业打卡、批改作业屡见不鲜。
在这一纸禁令背后,我们更应该追溯根源,如何培养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的良好习惯才是关键。校内有“禁令”,校外也应有引导,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少了哪一方,《通知》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商家机构要净化手机环境、学校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依赖手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家长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放下手机,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为孩子带来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在手机的使用中避害趋利。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