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21年2月22日起施行。南都记者注意到,新修订的《规定》中,有关虚假注册的规定是重点之一。此前,“中国锦鲤”信小呆曾因发布“1元转让中国锦鲤”活动再度引发关注,随后活动合作方迅速被曝出盗用其他公司资质进行微博企业认证。其涉及的微博企业账号虚假认证灰产进入公众视野。
2017年10月8日,《规定》正式施行,共有18条内容。此次新修的《规定》内容则拓展到23条,包括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内容和公众账号管理主体责任、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信息内容生产和公众账号运营管理主体责任、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分级分类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及行政管理等条款。
对于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规定》要求,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生态治理、著作权保护、信用评价等制度,健全公众账号注册认证、资质审核、主体公示、动态核验、运营推广等管理措施,完善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预警发现和处置机制,全面加强平台公众账号信息服务行为的基础管理和过程管理,切实维护平台内容安全、账号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南都记者注意到,新修订的《规定》中,有关虚假注册的规定是重点之一。《规定》中提到,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采取复合验证等措施,对申请注册公众账号的互联网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提高认证准确率。
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或冒用组织机构、他人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依法依约禁止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违规转让公众账号。
而对于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规定》要求,不得有下列违法违规行为:不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或注册与自身真实身份信息不相符的公众账号名称、头像、简介等;违规批量注册、囤积或者非法交易买卖公众账号。
南都记者此前报道,2020年9月,曾经的“中国锦鲤”信小呆因发布“1元转让中国锦鲤”活动再度引发全网关注。但随后活动合作方被曝盗用其他公司资质进行微博企业认证成为微博“蓝V”,并被迅速封号。
9月9日晚,信小呆就此次事件致歉并宣布此前的抽奖取消。微博抽奖平台随后宣布对活动发布者信小呆从重处罚,禁言3个月并扣除信用分。
“1元转让中国锦鲤”迅速反转之后,其涉及的微博企业账号虚假认证灰产进入公众视野。南都记者注意到,存在着一条贩卖微博企业认证账号的灰色产业链,有卖家声称仅需400元便可认证,3-4天保证成功,而购买者不需要持有营业执照、公司公章等任何证明,仅需提供微博账号和密码。
9月10日晚,一名承接微博推广业务的卖家曾告诉南都记者,仅需提供微博账号和密码,不需要持有营业执照、公司公章等任何证明。他们就可以进行企业蓝V号认证服务。“可以认证传媒类的公司,需要大概3-4天,包过。”该卖家表示,包认证成功,一个企业蓝V账号需要400元,必须先付款再进行认证。根据以往的经验,没有在认证之后出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