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打造区域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体验“翻天覆地”出行之变

2021年01月17日 13:22:40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机场二期、淮安新港、市区内环高架……回首凝望“十三五”,江苏淮安一批具有关键性支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工程横空出世,560万淮安人民的“高铁梦”“高架梦”变成现实,与之相伴的是“创新淮安、开放淮安、美丽淮安、幸福淮安”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空前提升。

  “十三五”时期,淮安基本形成“公铁水空管”统筹发展、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跃成为区域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为全面小康建设和淮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交通发展彰显了淮安“枢纽新城”的抱负与梦想,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赋能,催生出“崛起江淮”的一派崭新气象……

  内环高架  王昊摄

  大格局:区域交通枢纽梦想成真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切入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淮安构筑的发展新优势。“十三五”期间,淮安抢抓机遇,着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3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02.8%,是“十二五”时期的2.88倍,创历史新高。

  公路网络省内领先。2007年,淮安被交通部命名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进入“十三五”,淮安市持续推进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干线公路里程新增加102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02公里、全省第五,京沪、长深、盐洛、淮徐、新扬、盐蚌6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成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东部沿海等地区沟通联系的重要通道。实现县与县之间通一级公路、县与乡之间二级以上公路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全省第四,较“十二五”末增加1.79%,公路网密度按人口计算为27.43公里/万人、全省第二。

  阔步迈入高铁时代。淮安人对铁路建设尤其期盼,在19世纪末期,淮安曾是中国最早议修铁路之地,但又屡屡与铁路失之交臂。直到2005年,淮安至南通间才开通铁路客运。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高铁建设机遇,连续多年将铁路规划建设工程列为十项重点工程之首,举全市之力予以推进。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淮安东站、涟水站建成开通运营,宁淮铁路先开段在我市开工建设,淮安跑步进入高铁时代,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省60余座大中城市。截至2020年底,淮安铁路运营里程达263.9公里,是“十二五”末的1.6倍,其中高速铁路里程163.4公里,高铁枢纽格局基本形成,区域重要高铁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水运地位不断提升。淮安位于国家“四纵四横”骨干航道淮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同时也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主干航道的交汇节点,内河航运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伴随着高良涧船闸扩容、淮安新港二期、淮河出海航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重点港航项目建成使用,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1483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231公里、全省第二。京杭运河两淮段成为全球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淮安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3亿吨。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口岸开放运行,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内河集装箱发展在全省具有标杆地位,拥有内外贸航线12条,202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88万标箱,同比增长6.1%,持续位居全省内河第一。淮安港被交通运输部初步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淮安内河航运中心地位、特征逐步显现。

  航空货运迅猛发展。淮安机场是全国支线机场发展的一面旗帜,开通以来,客货运量增长迅速,创造了支线机场发展的“淮安速度”。2015年,一类口岸获批开放,正式迈入国际机场行列;2017年,成功迈过百万旅客吞吐量门槛;2018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迈入中型机场行列。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纳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开通4条全货机航线,货运吞吐量是2015年的3.28倍,年平均增幅达到65.6%。运营航线25条,通航城市26个,累计完成旅客发送量733.9万人,较“十二五”同比增长266.4%,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增速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大情怀:便捷服务托起民生福祉

  既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这五年,淮安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打通片区之间重要通道,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城乡道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运输装备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强化,道路客运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让百姓真切体会到了“翻天覆地”的出行之变。

  畅通城市血脉。近年来,淮安先后建成水门桥、承德路大桥、淮海路盐河桥、古淮河桥、黄码大桥等城市桥梁,到2019年6月28日运河大桥建成通车,主城区南北中轴线淮海路上的四座桥梁全部改造完成,在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淮安还将桥梁建设与文化景观有机融合,既满足交通通行需求,又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打造了靓丽的城市风景线。2019年12月,总长48公里、总投资165亿元的市区内环高架工程一次建成,实现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快速转换,淮安正式迈入快速立体交通新时代,实现了主城区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内快速通达高铁站等重要节点,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的发展自信。

  助力小康梦圆。解决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淮安秉承“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理念,全面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县道、乡道和村道的串点成线、串珠成链,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构建起农村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十三五”期间,淮安累计建设农村公路2313公里、桥梁521座,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出行条件,7个县区全部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达标)县。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镇村公交2018年实现全覆盖,比省定目标提前两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2019年实现全覆盖,比省定目标提前一年。

  淮安区公路  王昊摄

  公交优先发展。“十三五”期间,淮安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连续多年将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升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公交发展投入,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升居民公交出行满意度,成功入选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绿色出行创建城市。市区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11条,建成水渡口公交枢纽站、淮阴康马路站等公交场站,实施市区公交1小时内换乘优惠,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城客e家”等信息化项目建成使用,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7%,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达到17.7。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完成1352辆巡游出租汽车更新,市区出租汽车硬件水平和车容车貌有效提升。

  有轨电车惊艳。2015年末,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正式载客试运营。这是国内首条进入城市核心区运营的、世界上里程最长的无触网有轨电车线路,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客流量最大的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运营五年来,累计安全运行900万公里,安全运送乘客3800万余人次,单线客流全国领先,发车正点率99.8%以上,多项运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吸引了全国28个省、130多个城市、近300个批次的专家、领导来淮考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借鉴淮安经验、建设有轨电车的热潮。淮安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上海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等荣誉20余项,一跃成为行业标杆,成为闪亮的淮安城市名片。

  大智慧:行业管理精细如同“绣花”

  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基础,而高质量、高效率和安全的运输服务则是交通部门服务社会的终端产品。这五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在推进改革中见成效,在长治长效上下功夫,推动实施交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组建“一支队三中心”,形成了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00%实现“不见面审批”。淮安海事“1+N”执法模式改革成为全省试点。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全省首个港口岸线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健全完善40余项执法制度,全系统9家单位入选市级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点。

  质量安全持续向稳。这五年,淮安交通工程质量工作扎实推进,创成省级“平安工地”18个、“江苏交通优质工程”11个、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7个、省级智慧工地创建示范项目2个、省级“品质工程”1个、省级“平安工程”1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平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行业乱象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务院督导组和省安全巡查组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1+16”方案体系。五年来,全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多年“双下降”。

  有轨电车  王昊摄

  绿色智慧赋能交通。近年来,绿色和智慧,成为淮安交通运输行业鲜明的发展主题。以新能源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断完备。高分通过交通部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试点城市考核验收,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清洁高效运输装备得到广泛推广,市区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3.8%,绿色出行值达78.1%。全市101个码头建成岸电系统228套,规模以上港口岸电100%覆盖。实施信息化项目近30个,重点打造了“1+4”的交通信息化体系,先后建成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感知公路、路网监测、水上ETC、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掌上公交、“两客一危”监管主动智能防控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同时,完成了三年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一批绿色交通廊道。内河非法码头整治取得空前成效,整治完成314座,全市港口码头全部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