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扬中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言献策。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主持。执行主席张德军、冯锦跃、马家胜、唐崇林、王继兰、常云、蒋金龙在主席台前排就坐。在主席台就坐的还有本次大会主席团成员,市委常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代检察长。扬中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应出席代表181名,因事因病请假5名,实到176名,符合法定人数。上午8:30,大会执行主席宣布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事项,并宣布大会开幕。
代市长贾晟代表扬中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全面概括2020年及“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扬中市出色的疫情防控工作为经济社会步入正轨、快速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元、增长2.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万元、3.23万元,增长 3.8%。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强”的成就更加显著,“富”的成果更加可感,“美”的成色更加鲜明。
瞄准“扬帆起航,全力谱写‘十四五’崭新篇章”,“十四五”期间,扬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质效走在前列,人民生活水平走在前列,城乡环境品质走在前列、社会治理水平走在前列。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省、镇江市及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着眼“两争一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传承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以走在前列的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 周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并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扬中市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产业强市,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二是坚持项目至上,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主攻重大项目建设,培优壮大骨干企业,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更实举措深化改革,更深层次推进创新,更大力度优化环境,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四是坚持城乡融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宜居宜业新面貌;五是坚持优质供给,多渠道促进富民增收,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多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六是坚持系统思维,慎终如始防控疫情,严守安全生产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风险防控新格局。就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永攀新高”,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心无旁骛抓发展,勇于创新争一流,担当作为聚民心,恪守清廉重法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大会还听取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永意作关于扬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说明;通过了《选举办法(草案)》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草案)》;印发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印发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各项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1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报告。
(来源:扬中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