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传染病非常重要的手段。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镇江市正在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目前该市已有四千多人接种疫苗。
究竟哪些人群是接种的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记者就此采访了镇江市疾控中心急传与免疫规划科科长袁兆虎。
一、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与国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需要结合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目标来考虑。当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针对年龄为18-59岁之间的新冠肺炎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
二、新冠病毒变异会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通过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监测情况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病毒的一个有效的措施。
三、新冠病毒疫苗去哪儿打?
目前,镇江市共有23个疫苗接种点,它们分布在丹阳、扬中、句容、丹徒、京口、润州和镇江新区。这些接种点是在原有的预防接种门诊基础上进行改造。下一步将根据全市的疫苗接种情况,接种点还将进一步部署。
四、新冠疫苗打几针?多久产生抗体?
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期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现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后7天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以上;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
五、接种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接种指南未作具体规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按疫苗说明书执行。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
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者;
3.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4.正在发热者;
5.正在备孕者;
6.妊娠期妇女。
六、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一般在三天72小时内消退。
七、新冠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目前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制还不到一年,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现有证据提示,疫苗保护期可以达到至少半年以上。
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用再戴口罩吗?
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外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其他防护措施如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也需要继续保持。
除了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袁兆虎还提醒广大市民做好冬春疫情防控工作。
一、春节即将到来,市民尽量省内就地过节,原则上非必要不出省。确需出省的,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状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优化出行方案,做好个人防护。回镇江后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备,自觉开展隔离和检测工作。
二、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活动,以减少风险和隐患。
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自我健康检测。注意室内开窗通风。
四、谨慎购买海淘或代购境外地区商品,做好外包装消杀,对购买的生鲜产品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
五、加强适当的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丁峰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