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 筑牢强支撑 徐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为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助燃剂

2021年01月09日 10:16:50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十三五”以来,徐州市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发挥行业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把交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先行官作用,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

  这五年,是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老百姓幸福感最多的五年。五年内,徐州市先后投资1079亿元用于完善老百姓的出行网络,是“十二五”时期的3倍。徐州也因此成为全国高铁通达省会最多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和淮海经济区首家地铁城市,交通运输发展迈入了“畅达全国、通达全球”的新阶段。

  这五年,公路网织密、高铁线加长、飞机场变大、地铁线开通、航道网完善……一项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打造美丽“风景线”

  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是五年来公路建设的突出亮点,留下记忆深刻的“节点”,实现了非凡的“梦想”,打造了美丽的“风景线”。建成和打通徐明高速公路,开工京沪高速公路新沂段扩建工程,建成250省道、270省道、104国道睢宁南段、237国道丰县南段等省际“断头”路和徐州至萧县、宿州、贾汪3条快速通道,新增干线公路250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4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立体化交通网络加速构建,建成地铁1号、2号线,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6公里,成为全省第五、淮海经济区首家地铁城市。

  开工建设城东大道、徐韩路、三环南路高架快速路,三环北路和迎宾大道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59公里。

  路通、福至,公路联网扩大不仅便捷人民出行,还联动区域经济加速崛起,为人民打开了更加富足、幸福的大门。2011年6月30日下午5时38分,一列满载乘客的G1高速动车组列车驶离徐州东站,向上海飞驰而去,徐州从此正式进入“贴地飞行时代”。紧随其后,郑徐客专全线贯通,徐连客专即将投入运营,“米”字形高铁枢纽的8个方向现已开通6个,高铁通达25个省会城市,与北京、上海、南京并列全国第一方阵,高铁不但实现了徐州人的世界变“小”了的梦想,也让徐州快速融入北京、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进入长三角和环渤海3小时经济圈,为综合实力提升增加了新引擎。

  水运智慧发展 快递“黑马”奔腾

  这五年,徐州水运智慧发展,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港口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徐州港先后与连云港港、太仓港、黄骅港等港口建立的航线联系,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与水运发展呼应的是邮政服务普惠乡村,快递“黑马”的奔腾向前。互联互通带来的深度辐射效益开始显现,以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园区、城市开发的综合一体化开发模式,成为行业“走出去”的新趋势,区域性、战略性大项目数量稳步增长,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正在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样板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进入“十四五”,徐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将围绕“交通强国”的战略定位,抢抓交通发展黄金窗口期,锚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两大定位,围绕基础设施扩面提档、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聚力创新、治理体系逐步提升4条主线,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升级版,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样板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未来五年,徐州交通将重点实施轨道网项目15个、公路网和城市快速路项目60个、航道网项目5个、港口项目16个、机场项目4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24个,项目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含城市轨道交通),“十四五”完成投资预期不少于2000亿元。今年,将重点实施网络完善提升、物流产业提质、城乡交通统筹、绿色交通建设以及安全质量强化等“五大行动”,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