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国新办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情况。年底前,各地区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地方接听的热线归并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社会服务越高效,民生幸福越凸显。对准服务“堵点”,打通部门“梗阻”,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整合各地方政务服务热线,通过技术手段汇总到“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出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化解政务服务号码多、群众记不住的困扰,无疑迈出了政务便民服务的重要一步。
当好“店小二”,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台前一个号码的便利,是建立在后台部门联动更加畅通高效,以及大数据、互联网新科技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之上的。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先手棋”,引领各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模式,“一网通办”“24小时不打烊”等政务服务深得人心,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就像一个拥有无数接口的资源“富矿”,只要开发利用好其中的数据资源,就能不断打开便民服务的更多新场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全新呈现,就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化便民服务的一次大步创新。这些年,数据惠民的便利,我们深有体会——申报个人所得税,无需窗口排队,可手机在线一键办理;看病就医,无需提前去医院排队,通过在线平台便可实现问诊、挂号、预约检查……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人们期待的智慧生活、智慧服务如今触手可及。
中国政务服务的蜕变升级,不仅群众感受深刻,国际组织也给出了中肯评价。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45位,较两年前的上次排名提升20位,首次进入“政务发展指数非常高”国家组。上海推行的“一网通办”还被作为经典案例写入报告中。
我国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升级,无疑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瞄准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引领各地方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更多的便利留给企业和人民群众,让更多的人们共享高效的社会服务,接力跑出美好生活的“加速度”。
大事小事、急难杂事,政务服务“总客服”来了。民众从原来的“打多个号码”变为“打一个号码”,解决问题、反映诉求更加方便及时,进一步共享我国政务服务蝶变升级带来的实惠和福祉。而对于各地政府部门而言,此次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为一个号码,背后则体现的是整体政府、服务型政府改革由理念向实践的进一步跨越,对部门联动、后台集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地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持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效能,真真切切实现民众来电“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响”,切实让新服务带来新气象,打开便民服务新空间。(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