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0年12月31日 10:45:35 | 来源:人民论坛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

  作者:金民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不断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精神指引,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为政治保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为重要举措,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具体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并明确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内在要求

  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比如,《决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共识、使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以此为基础,《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指出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

  在当代中国,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树立价值标杆,用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爱党、爱社会相统一。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