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耀今生|退伍不褪色,在新领域继续发光发热--连云港篇

2020年12月04日 18:00: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记者/德青 )从放弃国企工作,回乡带村民种植桑葚创业致富,到书记直播带货成“网红”,再到投身紫菜行业建设家乡。12月3日-4日,“戎耀今生•寻迹江苏退役军人创业先锋”采访团来到连云港,寻访这里的退伍士兵,探索他们的创业故事。

  耿九斌:一颗桑葚带领村民致富

 耿九斌

  耿九斌,1982年10月在河南省许昌参军,1988年10月退役后,进入国企工作。2006年6月,作为一名退役的体育兵,他不安于现状回乡创业,种植桑葚。“赛场是充满竞争的地方,现在我是农民,农场就是我拼搏的地方。”2012年,连云港葚得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创业初期内忧外患,家人不理解他,桑葚种植也不顺利,但耿九斌从未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我是农民的儿子,要回到这片土地上耕种”。努力没有白费,耿九斌总算迎来了桑葚丰收。考虑到农户的需求,他还决定免费发放桑苗收购桑果,这一措施成功吸纳了农户加入桑葚种植行列。

  他还致力于吸引退役军人、退役家属返乡,目前村里已有80多户进行桑葚种植。“我要让和我一样的退役军人有事做,干好事,苦到钱。”耿九斌说。

  葚得康公司的桑葚深加工产品

  目前,葚得康公司采用农户种植桑葚、公司收购及加工的模式,开发了多款深加工产品,如桑葚干、桑葚酒、桑葚茶、桑葚酵素等。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35万元,预计2020年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

  谢修振:“樱桃书记”直播带货成网红

 谢修振

  谢修振是连云港赣榆厉庄大樱桃乡村旅游区管委会主任、谢湖村党总支书记。1990年,谢修振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发展樱桃产业。目前,谢湖村的樱桃种植面积从最初的75亩扩大至8000亩,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增长到2.6万元。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樱桃的销售一度成了大问题。农户急,谢修振书记更急,线上线下多管齐下想尽了办法,最终通过赣榆邮政和学习强国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所有樱桃提前15天销售一空。


 电商直播间

  尝到直播甜头的谢修振又带领谢湖村实施“村播”计划,每个村民无论家中是否种植樱桃都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卖货,不管销售多少,不能掉队。

 樱桃产品

  “没有退役军人的情怀,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激励着我,我也干不下去。”谢修振琢磨着,自己今年才51岁,还有的是力气,有的是劲头。只要还能干得动,那就要多为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出一份力。他的脑子里还在盘算着“一盘大棋”,心中还在描绘着“樱桃创意小镇”的甜蜜蓝图。

  李惠:不起眼紫菜牵起特色旅游产业链

  李惠

  2007年,李惠退伍后先被分配到了连云港港务局东源公司,后又转到保税中心管理岗位。2014年,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她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回到家乡——连云区高公岛,扎入了紫菜加工这个行业。

  “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往哪里搬。”忆起部队对创业的影响,李惠这么说道。刚开厂的时候,李惠一窍不通,又招不到人,一切只能从零开始摸索,就连机器维修都要靠自己。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李惠已从行业小白成为了资深人士,说起紫菜加工,头头是道。

  随着全域旅游的高质发展,高公岛入选为美丽乡村,看着景点游客日益增加,李惠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当地的紫菜和旅游相对接,打造工业旅游新特色,新面貌。她就像冬日暖阳,给这片海湾注入生机与希望。

  海苔制品

  在政府的扶持下,李惠将紫菜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整合,打造透明的参观通道供游客参观,让他们亲眼见证紫菜到海苔的生产全过程。公司还开发了民宿、游艇观海、垂钓等业务。将吃海鲜、住民宿、赏海景、游美丽乡村串联在一起。

  据悉,现在李惠一年有几百万的业务,带动七八十人就业。“退伍不褪色,我希望用我的智慧回馈社会,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惠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