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千帆竞发,长三角一体化东风愈烈,41城如何从“有界”到“无界”? | 荔枝智库

2020年12月04日 16:12:5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都市圈、城市群渐成城市发展的主流,单个城市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41城共同汇聚成了长三角的“大家庭”,绵延繁盛的江南文化串联起长三角城市群的精神内核。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越吹越劲,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之间联动频频,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

  12月1日下午,来自全国各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受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邀约,入冬之际相聚姑苏,参与了一场名为“苏州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研讨会”的座谈。共同探讨苏州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也为各地切实把握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性机遇提供理论探索和智力支撑。

  三省一市合作共赢 各扬所长共谋发展

  长三角已跻身6大世界级城市群

  东南形胜,连江通海。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长江三角洲区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它以近4%的国土,聚集了大陆14%的人口,创造了大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为11万7百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24.25%。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长江三角洲将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江苏、浙江、安徽各扬所长,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如何更好地融入一体化的进程,各地从“有界”到“无界”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

  “未来之城”正崛起 打造智慧城市群

  人技地协同重构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德国的空间大师克劳斯·昆兹曼(Klaus R.Kunzmann)教授提出了智慧的城市群的理念。

  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甄峰教授认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在全国率先成为智慧区域的优势条件。他认为通过智慧城市群的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发展走向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人本化,最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甄峰指出,通过智慧规划打造智慧城市群,要在强调人和地之间的协同关系上再加一个“技”,人技地的协同,技术在里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域生命体的构建中,要利用更加智慧的手段,来构建一个更加智慧的生命有机体。

  说起更加智慧的手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宏对一个智慧产物“爱不释手”,那就是前不久刚被国务院点名表扬的“政策计算器”。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一个通告,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察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给予表扬,其中苏州市开发的政策计算器,被称为“政策享受一键通”,说它关系到整个苏州市的营商环境也不为过。

  “只要把公司名字一输,轻轻一点,企业能够享受的所有政策和申领步骤就跳出来了。”

  它的方便之处在于,让很多不知道有对自己扶持政策的企业,迅速了解政策和申报扶持资金,做到企业和政府间的双赢。对于“政策计算器”丁宏研究员评价道:“在苏州做企业的幸福感,就从这一点一滴的便捷中体现出来。”

  任重道远 新时代有了新方向

  城乡统筹两大效应需缓解,文旅创新老城也要新旅游

  长三角一体化的征程才刚刚起步,展望未来, “高质量”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当好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答卷人”就要突破现有的模式,在新时代开辟出新的方向。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维祥教授针对长三角城乡融合的问题,提出了方向和建议:“三农问题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我们长三角要追求更高质量一体化,我认为要缓解两大效应,一个是抑制虹吸效应,第二个就是消除边界效应。”

  徐教授对两大效应也作出了详细的解释:“长期以来,长三角的发展是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建设为中心,对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周边的乡村资源要素的流动产生了极大的虹吸效应,导致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形成了强核心弱周边,强城市弱乡村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另外一个边界效应,国家和国家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都会存在,所以说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徐教授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推进五化建设,即全域化、多元化、高标化、链式化、生态化,通过区域战略,一定会呈现出更高质量一体化。

  “在文旅产业市场上,80后、90后正逐渐占据‘c位’。”来自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涵介绍,而在国内的休闲群客中,2020年长三角的休闲客群的人数远高于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人数。

  “拿苏州举例,老苏州也要新旅游,如今的年轻人出门,可不是光说要爬山或看园林,而是要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在此背景下,长三角的新文旅发展需要迈入一个更为快速的轨道,需要更精细的场景、数据、效率提升长三角的文旅产业的发展。”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打造新景区,创造新业态,给新生代的文旅市场一个跨越边界的旅游文化的体验,将会成为长三角未来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苏州大胆设想定位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安徽借力长三角“优等生”补短板谋发展

  加入到长三角41城“大家庭”之后,各个地区的“朋友圈”都在不断扩大,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提升。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各地各扬所长,错位发展,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

  苏州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自己定位?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给出了一个大胆设想——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如果上海作为中国内循环的创新中心,它的传统产业向外移,创新的应用场景也将辐射,这时候第一个接受上海创新的城市就是苏州。”新望说,“大胆些,把自己定位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此外,新望还建议道,苏州“开脑洞”主办一年一次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树立苏州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市的品牌形象。

  “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三副中心之一,更大程度上是中央从长三角的历史使命出发赋予的。我们跟杭州、南京、苏州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副中心怎么对接宁杭发展?” 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艳提出了合肥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胡艳认为,要增强安徽的发展新动能,不仅靠内力,也要借助于长三角“优等生”来帮助其发展的更快、更好。

  同时她对合肥的发展也有着更高的期许和目标:“从目前的GDP总量来看,合肥现排在省会城市第九,差距每年都在缩小,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能达到南京和杭州的70%,现在还差一些。我们要走出去,跨区域谋发展空间,觅发展良机,借力发展,实现多方的合作共赢共享。”

  潮涌东方,宏图再起。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将在未来不断开创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局,演绎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

  荔枝新闻 &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 联合出品

文案 / 刘蔓

配图 / 东方IC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