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做CT检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查出肺小结节后陷入焦虑和紧张。那么,肺小结节就一定是癌症吗?医生经常说的"随访",到底该怎么"访"?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父女同患早期肺癌 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100%
今年8月,48岁的王女士在单位体检中,查出肺部小结节。两个月随访观察后,虽然结节大小没有变化,但医生判断该结节属于"高危",随后手术切除了结节,术后病理显示为早期肺癌。
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说:“第一次来就诊我们认为是高危结节的话,再等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是三个月时间,如果结节大小没有变化,基本上可以‘拍板’干预了,因为如果只是炎症的话,很快会吸收掉的。”
王女士说:“现在恢复得挺好的,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在2016年体检中,也发现两肺各有一个小结节,被确诊为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恢复得很好。医生介绍,像这对父女所患的原位癌、微浸润型肺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首诊别盲目开刀!根据医生指示定期随访
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门诊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来咨询"肺小结节"的。究竟什么样的"小结节"属于高危,需要干预呢?
李明医生介绍:“一个是大小,第二个更重要的是密度,纯磨玻璃相当于一个棉花团,部分实性的磨玻璃相当于里面有棉花籽,再进一步发展的话棉花籽会变多,说明肿瘤成分增加了,我们一般在这个时间段之前把它处理掉。”
专家介绍,大部分"肺小结节"不需要处理,即使和肺癌相关的"磨玻璃结节",只有20%左右属于"高危"。
李明医生说:“CT检查一般是小结节磨玻璃结节,他就比较紧张,刚才来一个病人也是,一个月之前拿了一个外院的片子过来,确实像早期肺癌,但一般这种磨玻璃结节,首诊是不能随便开刀的,一定要给它一个观察时间,这次他过来很开心,因为结节没有了,消掉了。”
医生提醒,发现"肺小结节"后,不要紧张,应该找专科医生咨询,并根据医生指示的随访时间,定期随访。另外,随访不等于"随便",有的患者随访三个月、半年后发现没有问题,就放松警惕,不去检查,这样也不可取。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乐萍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