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新民村:念活“土地经” 变身“绿富美”

2020年11月26日 09:56:20 |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土地,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农民的命根子”。当土地面临着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带来的“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果参差不齐”、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村庄布局零散等问题时,做活土地文章、盘活空间,打通集约节约发展的“大动脉”就成为振兴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自2008年起,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开始探索“土地向合作社集中”为要义的全域土地流转,通过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一解土地撂荒、乡村生产力低下、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等多个问题,实现了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将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全域土地流转为抓手,新民村更是将生态效益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潘黄都市农业产业园

  草莓催生土地之变

  深秋时节,稻谷飘香,正值田里农忙刚结束。

  新民村7组的村民徐冬英和家人,今年没有下过一次地,农闲时节却更忙了。“家里的田都流转给村合作社了。”11月20日下午,在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草莓大棚里务工的徐冬英一脸满足,“以前田里种水稻和棉花,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不说,种出的粮食也只够自家口粮,靠种田基本赚不到什么钱。田流转给村里后,每年租金就有5000多元,比自己种地挣得多,合算得很!”

△高架草莓棚

  在徐冬英看来,改变了全家生活方式的,正是村里推行的全域土地流转。“传统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低,各家田地比较零散,基础设施难以配套,这些都阻碍了规模化种植的方向。”2008年以前,新民村一直是以稻麦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新民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回忆,为了在这片土地上做好增收又增产的文章,当时他们几个村干部请教村里有种植经验的老同志,还组织村民去外地参观、学习成功经验,最终决定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带着农民干,首先要做给农民看。”外地的成功经验学回来了,但真正推行起来难度很大,多数村民不愿意离开守了一辈子的土地,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打消村民顾虑,董兆付等村干部和几个种植大户,带头投资建设了120亩连片草莓大棚,并从浙江请来专家驻村指导。第二年,草莓丰产又丰收,10名带头人不仅赚回投资成本还略有盈余,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董兆付在大棚内工作

  要大规模建大棚种草莓,需要大片土地,土地成为村里面对的首要问题。“刚开始我们担心土地流转后拿不到租金,但想到合作社是村里开的,正规,咱信得过。”加上有董兆付向农户承诺土地租金由他担保,让徐冬英这些农户吃上了“定心丸”。此后,户望户、户学户、户比户,每年都有农户主动将土地流转给村里。

  2018年秋,新民村最后不到1000亩水稻田收割后,老百姓没有再种植小麦,全部流转到了村里。至此,新民村实现耕地全域流转。

  “土地连成片,大型机械能用了,高效设施农业可以开展了。”董兆付指着不远处连片的大棚算了一笔“土地账”,“全域流转后,土地化零为整,村里根据规划要求统一修路、修渠,土地总利用面积溢出15%,经济效益比以前提高了20倍。”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里的水果种植品种也从以前的单一的草莓拓展到火龙果、猕猴桃、柚子等10多个品种,大棚也从以前的普通大棚更新换代成智能高架大棚,全域流转让新民村土地真正生了“金”。

  科技推动产业之变

  流转了土地的徐冬英,“从田里解放出来”;一直热爱种大棚的李万选,则一下“甩开了膀子”:将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村合作社后,他又从村里承包4亩土地,种上了草莓高架大棚。

  走进李万选家的草莓大棚,只见地面开了条垄,搭起了金属架子,草莓种在架子上,成熟后垂落下来。原来一个大棚只能栽10行草莓,采用“高架”模式后能栽20行,亩均产量比传统模式提高近一倍。同时,因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大大降低了对土壤的污染。

  “大棚里种植的香野、宁玉等早熟品种10月底就上市了,最好吃的红颜也快挂果了。”11月24日午后,李万选心里挂念草莓的情况,吃过午饭就往自家大棚赶,仔细查看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观察大棚内不同草莓种类的生长情况。除了种植一些传统草莓品种,李万选今年还新引进了白雪公主等进口品种。

  两年前,新民村在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下,在高架沿线新建50个智能高架大棚,引进草莓高架栽培新技术。“高架草莓种植模式采用的是无土种植,靠基质、养料和水生长,而养料和水的比例已经在机器里调好,并且设定好供给营养液的时间。种植户只要带着苗来就行。”董兆付介绍道。

△游客采摘草莓

  作为新民村第一批开始种植草莓大棚的农户,十多年时间里,李万选经历了从传统大棚地栽草莓到高架大棚无土栽培草莓的变化。“无论口感、色泽还是产量,高架草莓都比地栽草莓胜出许多,每年来我们村采摘草莓的游客们很多,这种高架草莓不用再弯腰蹲着去摘草莓,很受游客欢迎。”

  李万选是种植草莓的“老把式”,他深深感受到了高效生态农业带来的变化,“以前在大棚忙一天,腰酸背痛不说,身上脚上还沾的都是泥。现在高架大棚种植环境干净得多,站着就把活儿给干了。”

△智能自动灌溉控制器

  在高架大棚里,处处可见科技化的“硬家伙”。在每栏草莓架旁有一排塑料水管,水管连接排水系统,调整好系统后,水就可以在固定的时间通过水孔,批量滴灌进土里。“现在浇水施肥都不需要人工了,大棚里活儿少了很多。以前这样一个大棚得用好几个工人,现在我一个人就能做完。”看着高架大棚里一行行长势良好的草莓苗,李万选对着村里引进的智能自动灌溉控制器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智能水管将水滴灌进土里

  全域流转带来乡村之变

  一着出新,满盘皆活。

  像徐冬英和李万选一样,种植大棚不仅是很多新民村村民的“饭碗”,更是农民从祖祖辈辈的种田养家中脱离出来、用勤劳和智慧改变人生的最佳途径,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全域土地流转带来的巨大变化。

  “老百姓都想过小康生活,但小农户靠种地基本赚不了钱。”在董兆付看来,村干部是村民致富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一直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是首要目标。

  去年3月,新民村专门招引来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占地205亩,投资建设23栋大棚,为全村提供优质种苗,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家里5亩地流转后,每年有5000多元收入,比自己种地收入高。”土地流转后,新民村三组低收入农户陈翠珍在三创公司做工,一年还有2万多元收入。

  耕地全域流转,产业转型后,富起来的不仅是种植户们,新民村还专门拿出两栋大棚为低收入户“兜底”。五组村民李金根患重病五六年,村里推出“1+1”致富工程后,他与李万选结对种大棚,每年收入近10万元。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发展。近几年,有7名年轻人成为兴民草莓合作社党支部的党员,他们推动了电商营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发展。

△高架大棚内的草莓

  以前农业模式只有稻麦两季的新民村,依靠解放思想跳出了“老套路”,跑出了“加速度”。新民村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利用土地流转形成的边角地,因地制宜发展苗木经济,每年苗木收入和绿化工程创收200万元以上。

  物质基础的增强,改善了人居环境,也让村民充分享受了发展的红利。“村里今年还专门成立科技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高效农业展示、培训、技术交流、检测等一条龙服务。”李万选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状态,现在村里组组户户通路,家家门前亮灯;村320元的医疗保险,村民每人只需支付50元;数字电视免费入户到家免费收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