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村企结对共建 赋能乡村振兴 | 人民网

2020年11月13日 10:36:04 | 来源:人民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收入提高了,干活有劲儿!”清晨6点,常州市武进区西墅村东方润安蔬菜园里,59岁的村民刘建良忙着给棚里的菜浇水。这是一座“村企共建”的蔬菜园。

  今年以来,武进区持续推进“万企联万村”,一改过去救助式的村企合作形式,引导社会资本“上山下乡”。在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诸东海看来,村企的同频共振发挥了“1+1>2”的效果,不仅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各项社会民生事业也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而蓬勃发展,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亦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区2000多家企业与85%的行政村实现结对共建,70%以上的村企都落实了联合开发的经济项目,实施项目1058个,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盛夏时在蔬菜园忙碌的刘建良。马焘焘摄

  一座蔬菜园实现村企双赢

  湟里镇西墅村下辖19个自然村,有15家规模以上企业。作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如何在建设中保留村庄的“原汁原味”,让乡村尽可能的散发乡土气息,是西墅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在当地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东方润安集团,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企业员工“菜篮子”的难题。

  “我们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大批量采购食品会遇到品类和数量等矛盾。”东方润安集团党委副书记殷敏说,集团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在当地打造自己的蔬菜供应渠道,用以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为此,我们一边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请教,一边找西墅村委沟通,最终决定与西墅村委采用村企共建的形式,合力打造集生态 、生产一体的东方润安蔬菜园。”

  2019年,西墅村委统一流转村民的承包地,再租赁给东方润安集团,村民可获得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收入。东方润安集团则按照“常州市精美菜园”建设标准,在25亩地上投入200万元,建成了年产40余个品种、10万斤产量的蔬菜园。

  “自家的菜园,吃着更放心。”殷敏称,自从蔬菜园投用以来,企业三分之一的菜品直接来自于此,“既丰富了职工的菜篮子,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了员工忠诚度。”

  在西墅村委的建议下,东方润安集团还从村内吸纳劳动力,刘建良也正是在此时应聘成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流转土地收入,我一个月还有4600元的工资,算下来比自己原先种地要划算。”

  据西墅村村委副书记程小平介绍,蔬菜园目前还只是“一期”工程,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广,让企业和村落的联结更紧密。

  岑村村经过整治的陆家浜。马焘焘摄

  村企携手告别黑臭河

  傍晚时分,洛阳镇岑村村,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房前院后话起了家常,穿村而过的陆家浜曾经是一条村民避之不及的黑臭河,如今早已水清、草美。

  陆家浜全长2公里,东与锡溧漕运河相通,西经阳湖大圩的主干河道与武进港相接。过去,由于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加之长年没有清淤,水质又黑又臭,整治迫在眉睫。

  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岸坡治理……整治方案面前,每一项工程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来?村党总支书记蒋健想到了第二电镀厂。

  2012年,岑村村第二电镀厂还是一个技术瓶颈多、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不达标的小厂,厂长蒋健也是岑村村党总支书记,面对市场竞争,他意识到,电镀厂要生存,必须彻底转型升级。

  “当时,大家都觉得拆掉最好,别搞什么重建了。”村民史亚国告诉记者,老百姓一度对电镀厂重建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为此,蒋健查找资料,找来环保和技术专家,找村民做思想工作,一方面介绍重建后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讲解工业升级会带来的经济效益。

  慢慢的,村民开始理解蒋健,也愿意为电镀厂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少村民还自发参与重建款项的筹集,甚至借钱给厂里,帮电镀厂筹集了近千万元资金。可以说,厂子就像是岑村村的孩子。”蒋健说。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和支持下,电镀厂完成了转型升级,回报也逐渐显现。从2015年开始,电镀厂、欧凯、华阳等当地几家企业联合出资近400万元,支持陆家浜水环境整治工程,至2020年,项目清淤量达4万方,建设管道800米,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沿岸种植水生植物1000平米,实现了全部水系的调水活水和抗旱排涝功能。

  为了改变岑村村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蒋健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组织村属企业建设标准厂房,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筛选优质企业进驻,已形成了占地近50亩的岑村村集体工业园。截至目前,该村共有企业46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家、超千万元企业11家,总产值超15亿元。村级集体收入方面,从2007年的100多万元增至如今的170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9200元增到如今3.73万元,一幅“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现代新农村图景展现在眼前。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