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辽宁义县“空壳村”变身“产业村”

2020年10月20日 14:14:36 |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金秋十月,辽宁义县稍户营子镇王景屯村葡萄园里,紫黑色的辽峰、碧绿色的阳光玫瑰葡萄密匝匝挂在藤上。用采果剪剪下一串,揪一颗塞进口中,甜沁心脾。不远处,村民景玺正在摘葡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每天,有1万多公斤葡萄从这里发往外地。

  “土地入股后,我们种起了葡萄。今年一亩地纯收入有1.3万元,收入翻了好多番。我就是‘三变’改革的受益者。”44岁的景玺对记者说。

  景玺口中的“三变”,是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义县,像景玺这样的股东有2.8万户。2018年8月,义县因地制宜实施“三变”改革,村民由靠天吃饭转变为靠合作社、靠企业、靠分红增收致富。

  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5年前,景玺守着家里12亩玉米地,一年下来纯收入才5000多元。为了养活一家5口,他还要外出打工。一年下来,攒不下几个钱。当时的义县,还是辽宁深度贫困县之一。

  就在两年前,义县王景屯村党支部书记陈健还在为全村人的生计发愁,900多人的村子,一大半人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妇弱小,村里没有产业,村集体负债累累。这也是当年义县大多数“空壳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今年葡萄丰收、品质好,产量预计有100万公斤,每户入股农户能分红5000元。”陈健告诉记者,“三变”改革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2018年7月,义县组织学习考察团赴贵州六盘水市学习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回来后全面清产核资集体资产,统筹利用分散的农村资源、资金和村民劳动力,推动股份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景屯村投资259.6万元成立了义县德润农康辽峰葡萄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和机动地入股,合作社以生产资料、商标和经营管理入股,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

  景玺用自家12亩土地入股,每亩土地等价为一股。加入合作社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农业专家、大专院校的大学生来授课,而且合作社统一销售,销路不发愁。“自己种的葡萄卖6元1公斤,加入合作社学了控品技术,今年高品质的葡萄能卖到12元1公斤。”景玺说,自己的年收入从5000多元涨到了26万元。

  “保底分红+收益分红”打消顾虑

  “别看现在家家乐开花,刚开始入股积极性并不高。”义县羊圈子村党支部书记于勇说。流转的土地到了合作社,本金能不能保证?是不是真的能分红?能分多少?村民有顾虑。

  为了打消这些顾虑,该县各村始终坚持“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无论上马什么样的产业,必须保障老百姓的本金。”

  羊圈子村地块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种,加上连年干旱,大片土地闲置荒芜。2018年,村里请来省农科院专家分析土质,种上了1500亩辣椒。村民周凤文以土地入股,无论收成如何,每亩地保底分红500元,比以前种玉米赚得多。此外,年底还有21%的股份分红。“我现在是股东,去年打工加上分红,净赚了5万多元。”周凤文说。

  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义县对参与“三变”改革的规模化产业项目,累计发放政策性资金补贴5416万元,引导对接信贷资金4500万元。

  “只要有资源,都可以入股。”蔡家屯村村民李素萍说,村里有人用化肥、农药、农机具入股,有人用闲置的宅基地入股,还有人用自己的扶贫款入股。像她这样实在是没太多资源和资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以通过提供劳动力入股。土地入股后,李素萍能拿到分红5000多元。她还在当地的小米加工厂和花生基地打工,加起来能赚1.4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义县有近35万亩集体和农户土地、5万亩荒山荒坡荒滩,还有水利、电力、房屋、农机具等设施设备,以及管理、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折价入股到经营主体。已经整合了5416万元上级扶持专项资金、8940万元扶贫资金、4500万元信贷资金。

  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

  走进义县张家堡镇官场沟村,随处可见变压器和电线杆。这些电力设施连接的是支撑全村致富的花生加工产业。官场沟村仅有680户村民,却有268户加工花生,年加工量达25万吨,产品覆盖全国70%以上市场,几乎成了“收全国、卖全国”的花生粗加工基地。

  然而,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土里刨食的普通村庄。

  “只是股份分红远远不够。不仅要让村民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生活富裕。”官场沟村党支部书记杨立先说,全村人均2亩地,就算种满花生,年年丰收也仅能保证吃饱肚子。县里鼓励支持深加工,一批大中小型花生果、花生米加工厂建立起来。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已有加工厂150余家,年交易量40万吨以上,成为东北第二大花生初加工基地。

  杨立先说,这几年村里买小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农户一年能赚100多万元。

  “通过‘三变’改革搭建的股权平台,集聚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好相关第二、第三产业,让村民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入。”9月16日,国家级花生产业集群建设高峰论坛暨义县第一届花生节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县长苏贵宏表示,义县要把花生产业作为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七里河花生深加工园区。

  截至2019年底,义县4669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今年,义县全部239个村实现“三变”改革项目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7个,人均年分红4000多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