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从身边经过,红色李巷53岁保洁员芮花萍心里美滋滋的。她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穷乡僻壤”,这两年不仅成为了红色教育基地,还是“网红”旅游景点。一些小年轻在村里比心、挥手、亮出剪刀手,就能被悬挂着的摄像头记录下来,拍成一个叫红色李巷VLOG的新潮玩意儿。
位于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的李巷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80年前,这里被称为苏南“小延安”,是新四军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留下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偏僻、隐蔽的地理位置,曾经是有利的掩护屏障,却也在后来的发展中,阻碍了村里的人们走出去的步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男孩在土路步行半小时去上学,而女孩自懂事起就要种田、放牛、干农活。芮花萍年轻的时候,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出去打工了,因为没文化,她没法腾挪;再往后的日子,年轻人都走光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她也成了那留守的老人之一。
“1964年,我在白马镇上中学,每天要走四十分钟的土路才能到学校,看到我一腿泥,镇上的同学都笑说我是西伯利亚来的。”往事历历在目,1952年出生的乡村退休教师任生安忍不住感慨:以前太想离开,真穷啊!
2016年,溧水联合设计机构,投入数亿元对李巷进行整体改造。2017年国庆节,红色李巷对外开放,声名渐起。2018年,李巷平均每月接待游客2万多人。自开村以来,李巷接待游客已约40万余人。
李巷村的振兴,从路开始。一步步看着土路变成沙子路,沙子路铺上水泥,水泥路上又浇筑沥青,后来,为了接待游客又新修出一条路……任生安跟村里人开玩笑:“我们李巷也有二环了!”
过去被芮花萍用“冷清得很”来形容的李巷,因为餐馆、书吧、陶吧、照相馆、豆腐坊、理发店的出现,一下子就热闹得像她过去心目中的那种“街上”。“路灯亮了”,也是她特别大的感受。过去晚上出门都要自带手电筒照明,家里的一个亲戚还曾因此骑车摔到水沟里,摔断了胳膊。
当位于李巷的地下交通总站(溧水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旧址)以及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梅章、李坚真等5位新四军领导人旧居都成了红色文化遗址,吸引游人如织,芮花萍的日子也跟着火红起来:“去年开始,景区聘我当保洁员,一个月额外增加了2100元的收入!”第一次“打工”的芮花萍责任心很强,采访过程中几次催促,“好了吧?好了吧?我还要回去干活呢!”
69岁的任生安则又重新做回了“老师”,讲李巷老游击队员抗战的故事。去年一年他给游客上了170堂党课,今年也已经讲了80多次了。
任安生是退伍军人,他的大伯、村里的左邻右舍也都曾是当年的游击队员。童年的记忆,就是大家缠着游击队员讲打仗的事,十几个男孩子出去玩都迈着行军步,口中喊着“一、二、三、四”。到了生产队以后,每到夏天,边喂蚊子边纳凉的夜晚就成了红色“故事会”现场,听队里的老游击队员津津有味地讲着新四军打仗的故事,以及老百姓如何省下自己的口粮给借住在家里的新四军战士吃,怎么也听不够。
“我什么时候能穿上军装呢?”这是任安生从小在心里种下的“种子”,如今他又把它播撒出去。他讲的党课很生动,比如前不久有医院组团来李巷,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你们是医生,你们知道一个人能够承受的疼痛极限是什么吗?当年李孝廉被敌人用老虎钳子一个牙一个牙地拔……”
在任安生看来,受红色文化浸淫,李巷人的觉悟特别高。比如,在整理梅章故居时,需要向村民征集老物件,一位84岁的老村民就无偿捐出了自己还在睡的花板床,“这张床还是老人结婚时的婚床呢,睡了数十年了,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几年来,李巷梳理、整合红色资源,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老党员们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忆芳华;年轻人来这里,吃上一碗拌着蒲公英的“忆苦思甜”饭;城里的小学生来这里,在“一米菜地”里亲手挖红薯……而脱了贫的村民也摇身变成了餐馆老板、纪念馆导游、菜地日常维护者、保洁员……村里的女大学生也回来就业了。
李巷的“成长记”还在继续。村书记周建明介绍说,目前红色李巷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李巷的硬件设施、当地人居环境、红色培训体系、景区业态都将再上一个台阶。
很多人问任安生,你孩子都已经工作,家里生活也够了,为什么还要出来讲课?他说:“因为我是李巷人,不能让后代忘记老一辈,我要把革命精神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