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这个社区成了中科院的试点地,看他们带来一台什么“黑科技”?

2020年10月11日 07:08:13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推动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处理是关键。10日,扬州广陵区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第三网格连心服务站门前,一台由中科院研究员带队研发的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成为居民关注的热点,这台处理器能够“吃进”垃圾“吐出”肥料,实现厨余垃圾有效处理且变废为宝,令大家拍手称好。

  全国试点

  精英“女童军”造出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

  上午,树人苑社区第三网格连心服务站门前,人头攒动,一台看似“绞肉机”的金属物体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大家不约而同地询问,“这是干什么用的?”很快,有人留意到了墙壁上的提示语,“厨余垃圾粉碎试行点”,“谜题”这才解开。

  记者注意到,这款厨余垃圾处理器呈现长方体,外壳由不锈钢制造,长约60公分、宽约40公分、高约70公分,顶端安装的塑料“帽子”类似家用榨汁机,用手轻轻一按即能粉碎厨余垃圾。

  树人苑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厨余垃圾处理器“来头”不小,缘起一场全国性的选拔活动。日前,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中国三星共同发起的“中国妇基会——三星探知未来科技女性培养计划”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其中一项是生态环境类别,从全国各地的初高中选拔出一批精英女学生,由中科院周传斌研究员带队研发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

  这名负责人说,之所以树人苑社区成为国内唯一试点地,也是因为通过了对方一行的实地调研和问卷,本地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强,对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期望值高。

  变废为宝

  “吃进”垃圾“吐出”肥料,家庭剩菜剩饭“自产自销”

  “大家看,一碗剩菜倒入之后,经过粉碎,很快就进入发酵环节……”现场,周传斌的学生姬付勇向过往居民演示处理器的工作原理,讲述得既细致又形象。

  据介绍,这款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是市面现有大型处理机器的衍生,采用家庭式破壁机的原理,将居民吃剩的饭菜进行粉碎,再通过“转轴+刮板”的组合,将厨余垃圾进一步搅拌均匀,目的在于推动好氧发酵。

  “由于好氧发酵会产生一定的臭味,所以在处理器中加装了紫外线灯光和活性炭,进行全面除臭。”姬付勇说,为了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处理器中加入了微生物菌剂,通过导热油加热、保温棉恒温,营造出长期30多摄氏度的环境,供微生物生长,实现处理器“吃进”垃圾“吐出”肥料。

  记者了解到,居民只需将厨余垃圾倒入处理器中,经过1-2周的持续发酵,就能收获源源不断的有机肥料,用于家中种植花木。

  未来设想

  进一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让“黑科技”走进千万家

  面对学生们研发的这款“黑科技”,大多居民表示认可,一边亲身体验,一边感慨:“这款机器真不错,不仅能减少垃圾投放,还能变废为宝。”也有少数居民提出了建议,认为这款处理器还存在不少缺陷。

  姬付勇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厨余垃圾处理器摆放在路边,供过往居民体验试用,为的就是征集大家意见,让同学们进一步完善机器。他说,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款处理器还需进一步缩小体积,确保进入家庭后,不占空间且美观。其次,处理器的成本还需进一步降低,保证每户家庭都有购买能力。

  “目前市面上大型厨余垃圾处理机器早已量产,而家用处理器却很少见。” 姬付勇表示,同学们的想法是,让这款厨余垃圾处理器像“台式电脑”一样走进千万家,实现厨余垃圾有效处理,助力生态环保,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钱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