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应桥》:一方水土 一种腔调 写就属于锡剧的“本土叙事”

2020年10月01日 18:46: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在江苏南京,于闹市之中,延龄巷5号坐落着戏迷们熟悉的江南剧院。顺着剧院正门左手边的廊道拾级而上,循着锣鼓丝竹一路追溯,江苏省锡剧团的排练厅映入眼帘。9月29日,距离锡剧《显应桥》献演紫金文化艺术节仅有3天。

 


9月29日 俞克平在锡剧《显应桥》彩排现场

  一阵密集的鼓点砸下,主演汤达扮演的梁士杰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于饱满的情绪中,酝酿开唱而在他的对面,年逾七旬的该剧导演、编剧俞克平,正屏息凝神地注视着眼前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于他而言,这部剧的“重生”别有意味。

  1955年,锡剧《显应桥》初次问世,而该剧正是诞生于俞克平父亲的笔下。俞克平告诉我们,根据曾经发生于无锡的真实故事,自己的父辈和锡剧团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创作出这部作品。当年的那版《显应桥》忠实于事件原貌,也回应着当时的时代思潮。“这些年,我们江苏省锡剧团一直致力于推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新创剧目,去年,当我们又有了新的创排机会,我们就想到了这个故事。并且,团里不少老同志、老艺术家也对这部《显应桥》念念不忘,希望能够重新加工、创排。”俞克平如是说。

  全新版本《显应桥》的推出,在忠于原有史实的基础上,俞克平力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去芜存菁,削去较为繁琐的分枝情节,更加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尽可能贴近当代审美。同时将原版叙事的重点“人民抗争暴行”转化为“官员爱民为民”,更深入的刻画了智亲王这一线索人物,强调了其“爱民、为民”的胸怀与作为。而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层面,新版《显应桥》的叙事手法、音乐编创、舞美设计都完全打破了原版的制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升级,使之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可以说是,在原有史实和大体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又创造出一出新戏。保留传统锡剧‘小桥流水,抒情典雅,写意空灵’的审美风格,也大胆尝试了符合当下审美趣味的表现形式。”俞克平介绍道。

  “我有一段情呀,唱拔勒诸公听……” 时间来到10月1日晚19:30,在一街之隔的紫金大戏院,锡剧《显应桥》盛装登台,犹如画卷一般,展开一出好戏。

  无锡城里,位于西门古运河与梁溪河交汇处的西水墩旁,一座名为显应的小桥留下诸多传说——

  清嘉庆年间,这里曾发生一桩轰动江南、惊动朝野的冤案。当时还担任吏部尚书的邹炳泰信奉风水,将门前的显应河拦腰截断,垒石成坝,致使下游干枯。无锡县令梁士杰为民请愿,却被发配充军;梁妻水红菱,为救丈夫,跪求邹炳泰,不料被强掳为妾……七年后,梁士杰削发为僧,却剪不断对百姓的牵挂,长安街上断炊断饮鸣民冤,终使邹炳泰得到严惩。

  新版锡剧《显应桥》,国家一级导演俞克平编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汤达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季春艳、锡剧名家张金华、优秀青年演员张远鸿等主演。正如导演俞克平所说,“锡剧是无锡‘土生土长’的剧种,《显应桥》就是由‘土生土长’的剧种演出一个‘土生土长’的故事。”一方水土,一种腔调,无锡小调,江南韵味,以本地剧种演绎本地故事,再贴切不过。

  在领衔主演梁士杰的饰演者汤达看来,经过一年多的巡演,新版《显应桥》的此番呈现将更为成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家国情怀的大爱与不渝真情的小爱之间的融合,情感展现也更为动人。“通过这一年多的演出,我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调整,和搭档季春艳老师的配合也更加娴熟默契。我觉得,《显应桥》是一部既适合从未看过锡剧、想要了解锡剧观众观看的入门剧目,也是一部适合老戏迷慢慢欣赏的剧目。这部剧目里面融入了很多江南小调,吴侬软语非常好听。另外作为比较少见的清装戏,《显应桥》的服化道和舞美都是非常的新颖漂亮,包括灯光的运用,也和常见的传统剧目有所不同。而对于传统戏迷来说,这部剧里有大段的情绪饱满的唱腔,听起来是非常的过瘾。”

  传统是根,创新是魂既保留“小桥流水,抒情典雅”的原汁原味也不失为传统戏曲结合现代审美又一次成功探索,这一出《显应桥》让人耳目一新。当晚,在紫金大戏院《显应桥》收获的满堂喝彩与掌声,已是戏迷们对于该剧最好的褒奖。
       
(通讯员/韩琛 摄影/郜炜磊 记者/张明玮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