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路人》:用力过猛的底层关怀|荔枝娱评

2020年09月19日 08:58:1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李勤余

  (作者李勤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麦路人》用一个非常讨巧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非常讨巧的主题,这就决定了本片的下限不会低到哪里去。但是,不是每一部充满底层关怀、主打人间温情的电影,都能成为经典,比方说,本片就是这么个情况。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锅肯定不能让演员来背。郭富城力图摆脱偶像形象,在电影中重塑自我的愿望,广大观众都看得很清楚。这一回,他的流浪汉形象就算不是颠覆性的,也算得上诚意十足。至于杨千嬅、鲍起静、万梓良、张达明……他们都是香港电影里个顶个的老戏骨,实力自然是没得说。

  比方说,久违大荧幕的张达明,就凭借本片击败姜皓文等一众对手夺得第39届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尽管他在影片中的出场其实真的非常短暂。还有那位曾经在香港黑帮片、警匪片里风光无限的万梓良,在观影时半天都没让我认出来,可见其“毁容”级扮相和演技的威力。

  既然大家都这么卖力,故事又这么有人文关怀,为何《麦路人》的口碑却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爆棚”呢?依我看,这事坏就坏在,主创想要进行底层关怀的心太过迫切,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片名“麦路人”的意思,就是那些聚集在快餐店里过夜的无家可归者。他们毫无疑问都身处社会最底层,值得同情和关怀,但主创似乎还嫌不够,硬要在他们身上不断增加悲情色彩。

  年轻妈妈非但得不到婆婆的承认,还要不停为她赌债。她独自带着可爱的女儿,虽然很努力,但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永远看不到未来的道路在哪里。等伯退休前是个消防员,救了无数生命,却因为一场变故,只好坐在狭小的快餐店座位上,试图逃避现实。口水祥有绘画的才能,但却找不到半个工作,连糊口都做不到,只好选择小偷小摸。

  总而言之,怎一个惨字了得。当然,最惨的还数男主角博哥。他曾经是叱咤风云、风光无限的金融业青年才俊,下场却极其心酸……

  主创的想法我们当然能理解——惨一点、再惨一点,才能让我们和本片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可是表现底层生活,不是只有“卖惨”一条路。执意在“惨”字上面做文章,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剧情逐渐走向“狗血”。

  比方说,等伯精神失常大闹快餐店,博哥不得不对他说出一个真相,这样的情节安排实在太过“八点档”,严重破坏了本片现实主义的基调。

  人物的行事逻辑,也很难让观众理解。年轻妈妈因为“克夫”得不到婆婆的认可,这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真的有心帮助婆婆,不是应该想办法到她身边去,帮助她共渡难关吗?光是还赌债,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可见,为了突出人物的“惨”,损失的是本片的叙事流畅性和合理性。这也是观众看得很压抑,却没能与影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根本原因。

  更要命的是,本片的温情元素也来得有些莫名其妙。博哥作为前金融界精英,成了众多“麦路人”的希望所在,什么事情都要靠他,什么人都找他帮忙。以此来表现底层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当然没有问题,但主打现实主义的本片似乎又用不着这样的“鸡汤”。主题的割裂感,在影片后半部分呈现得特别明显——似乎主创还没想好,到底要把本片拍成一部“残酷物语”还是“暖心小品”?

  说起来,本片中唯一“正常”的人物,大概是杨千嬅演的歌女。她和博哥之间的感情,至少有真挚动人的地方,当她唱起那首《心债》时,本片也终于迎来了感情上的高潮。

  生活不就是这样?大家都在为自己而努力:博哥想帮助别人,年轻妈妈想要让女儿在香港读书,口水祥想要找个工作……但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就改变什么。我们只能默默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就像博哥最终也没有“东山再起”。但我们又能做到不断前行,因为明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本片结尾所展示的,老是跟在博哥后头的深仔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勇敢地往前跨出了一步。

  有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够了。看看本片中的郭富城、万梓良、张达明……再想想曾经风华正茂的他们,不由感叹,时光从来不会为谁而停留,这才是生活最残酷的地方。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