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故人·喜不自胜|对话张錩 :百年“泥人张”永葆青春的秘密

2020年09月16日 14:07:0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中国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如海纳百川般吐故纳新。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推出10期“如见故人·喜不自胜”特别策划。对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等业界泰斗。从中医到武术,从文字到宗教,从建筑到舞蹈,从农耕到手艺……剖析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

  当我们谈及中国民间艺术时,总不免有这样的感慨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多优秀的手工技艺和产品逐渐被边缘化,不再受市场青睐,而成为一种只能依赖保护才得以生存的文化遗产。

  本期《似是故人来》节目,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探索“泥人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不衰的秘密。【完整节目戳这里】

  【艺术本体如何“造血”?融入时代,扎根生活】

  张錩,中国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泥人张”第四代传人,他参与创作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陈列于香港会展中心,成为代表香港的地标建筑。张錩在“泥人张”的传承与创新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走进张錩教授的家中,随处可见有上百年历史的泥塑作品。“泥人张”传承近两百年,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张教授介绍,第一代创始人张明山的作品题材大多肖像人物,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第二代传人张华堂的作品题材更多是反映民俗生活,如三百六十行、婚丧嫁娶等;第三代传人张景祜的作品反映了建国之初的社会生活,如《泼水节》、《东风颂》等。

  谈及“泥人张”180多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创新的生命力,张教授表示:艺术本体一定要有自我的造血功能,如果要想活态传承,一定要融入时代关注时代一定要通过艺术本身来反映生活。” 

  【艺术创作如何创新?从材质、空间到表现手法】

  一团黏土、几根“压子”,在张教授手中,瞬间就有了栩栩如生的“妙玉听琴”。

  在张教授的工作室,他详细介绍了“泥人张”制作工艺中的几个基本技巧,如“三庭五眼”、“先方后圆”,还有“行七坐五盘三蹲四”等。除了形制手法,“泥人张”在艺术技法上讲究和多种材料的结合。比如石头、木头、金属、陶瓷等,从材料出发,向外拓展。

  除了材质上的突破,泥人张的创新还体现在空间的拓展上。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大型浮雕中华千秋颂就是泥人张传承与发展的一个例证。在这幅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卷轴画”中,张錩教授参与了孔子、老子、墨子的浮雕制作,这种空间拓展上的创新,也赋予了“泥人张”全新的生命。

  除了材质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在艺术手法上,“泥人张”还有哪些创新?张錩教授强调,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兼收并蓄,吸收海内外姊妹艺术之长。

  【传统艺术有何影响力?反映中国风貌,展现中国气派】

  来到“泥人张”的故乡天津,张教授在天津博物馆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泥人张”成长史上诸多经典作品,回溯了包括“泥人张”在内的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彩陶文化,到木俑、彩俑的出现、唐代彩塑技艺的空前发展、宗教与民俗的影响……一路走来,雕塑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百姓生活,又反映了百姓生活。 

  而“泥人张”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代表,它对中华文化又有哪些影响和贡献呢?张教授表示,泥人张本身就是植根于五千年的文化沃土它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既反映了中国风貌,也展现了中国气派,更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形式。在记录民间生活和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它也不断地更新、生长、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进取追求,体现了他们的工匠精神。“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衷心希望“泥人张”180年的故事还能继续讲下去,为更多民间艺术提供生存发展的思考和进取的力量。

  编导/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组

  记者/荔枝新闻 纪月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