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桃李芬芳 山海情深

2020年09月10日 19:26:41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海安舅舅”接力支教云南宁蒗32年,他们给“小凉山”带去了知识,也带去了希望。教育的润泽,不仅改变了一个个山里孩子的命运,也让整个宁蒗地区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的脚步愈加铿锵有力。 

  摩梭姑娘阿玉婷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一名英语老师,她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正是受到了海安老师的感染和影响。阿玉婷告诉记者,当时蒋老师有个口头禅“follow me”,这对自己的影响就是选择了英语专业,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

  阿玉婷提到的海安老师蒋蓉,和同为英语老师的丈夫丁爱军从2001年就开始到宁蒗支教,一干就是15年,成为在当地坚守时间最长的海安老师。他们错过了自己女儿的成长,却培育出1000多名当地孩子考上大学。

  江苏海安第四批—第八批宁蒗支教老师蒋蓉说:“从2016年回来到今年,已经整整有了4年,在梦里面也好,在跟丁老师的闲聊中也还时不时都会说起当年的支教生活,说着说着就会把宁蒗变成我们宁蒗。”

  海安老师不仅在当地孩子心中点燃知识的火种,还把“输血支教”变为“造血支教”,启动“青蓝工程”,与当地老师结成帮扶小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提升其教学业务水平。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民族中学老师施朝海说:“以前我们是填鸭性教学,比较死板,跟海安的支教老师相处,我开始用多媒体教具,跟学生之间互动等等一些方式教学。海安老师说过,做一个好老师不如带出一群好老师。”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民族中学副校长、江苏海安第十批宁蒗支教老师领队陶长江说:“教育成果在宁蒗得到了推广,很多老师已经逐步成为当地教学的精英骨干。这些老师不仅仅在宁蒗出了名,而且在丽江乃至云南省都成了骨干老师。”

  教育的崛起让一批批优秀学子得以走出大山。他们中的许多人毕业后又返回宁蒗,为建设“小凉山”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某快递网点负责人余秋明说:“虽然自己现在不是特别有钱,但是我也想像海安老师一样,尽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范昕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宁蒗人,我读高一的时候才从乡下来到县里,海安老师就教导大家追求精益求精,做事不能马马虎虎。”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民族中学校长李学高清晰地记得,1993年9月份到1995年在民族中学的时候,当年的海安老师至今还都能说上名字。李学高告诉记者,海安老师最让他佩服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工匠精神,另外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李学高坦言,当时毕业的时候也可以到其他部门去工作,但是他还是选择回来当老师。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副县长朱天国表示,海安模式推动了宁蒗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宁蒗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今,宁蒗教育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了全县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696万元到2019年的3.1亿元,增长了45倍。而践行了32年的“山海之约”还在继续,海安老师与宁蒗人民用智慧和努力,推动着“山”与“海”的深度融合,共同书写东西部携手奋进的新篇章。

  2020年9月1日,第10批26名“海安舅舅”和孩子们一起迎来新学期,“山海之约”还在继续……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忱 俞铭义 赵夏楠 王昕 郭艺 康健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