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两次大手术的她,苦撑三次援疆,海门柔情女医生有名维吾尔族女儿

2020年09月10日 09:12:24 | 来源:无线海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妈妈,早上好呀”

  “我现在在海门,处理些工作上的事情,后天就回来了,回来了就来看你哈”

  “妈妈,您辛苦了”

  ……

  镜头中,穿身白大褂的是海门中医院功能科副主任兼心电图室主任潘晖,和她视频的是她的“第二个”孩子,来自维吾尔族的瘫痪女孩夏力潘。

  从地理位置上看,两人一东一西,间隔万里,她们是怎么结缘的?小女孩为什么会亲切称呼潘晖为“妈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切,还得追溯到2016年那个冬天。

  大眼睛女孩,与我前世有缘

  2016年底,潘晖接到院领导通知,南通组建援疆医疗队,要求区中医院派名心电图室医生参加。作为功能科副主任、心电图室主任,院领导最先想到的就是潘晖。

  由于前一年因肺部结节,动过胸腔手术,当时正患心肌炎、心脏早搏等病症,已经办理了住院手续,考虑再三,潘晖最终还是向领导表达了不能赴任的想法。

  即便身体条件不允许,但在丈夫、儿子的支持下,潘晖还毅然踏上了远赴新疆伊宁的路途。

  刚到伊宁,还没来得及适应环境,潘晖和援疆医疗队的同事就马不停蹄开始工作了。她们的任务是为当地居民进行全民健康体检,潘晖被安排到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卫生院。也就是在那里,她认识了视频里的女孩——夏力潘。

  见到夏力潘的第一眼,潘晖就想到了那张直击人心的“希望工程”宣传海报,因为夏力潘有着和海报上那个女孩儿一样的大眼睛,清澈明亮。可不同的是,海报上女孩儿的眼神透露着的是对知识的渴求,而夏力潘的眼神里显露出来的是对独立行走的向往。 

  时年6岁的夏力潘出身在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从出身的那一刻,就被诊断为脑瘫患儿,双下肢瘫痪,从未站起来过。夏力潘的父亲是普通保安,母亲是名保洁员,还有个上初中的姐姐。为了给夏力潘看病,家里的房子和值钱物品都变卖了,好在当地卫生院考虑到一家人难处,在院里腾出了一间房,让一家四口有一个称之为“家”的地方。

  尽管经济困难,但夏力潘的家人从没放弃,只要攒到一点治疗费,就会带着夏力潘去乌鲁木齐的大医院求医治疗。

  得知潘晖是从南通来的医生,有一天夏力潘让妈妈把她抱到潘晖面前,“阿姨,你能不能看看我的腿,我想自己走路”,在胡地亚于孜镇,能说上几句流利普通话的老百姓并不多,潘晖一下子被眼前这个小女孩惊讶到了。

  深入了解后,潘晖得知夏力潘虽然双下肢瘫痪,但唱歌、跳舞、写字……样样都会,她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是脑瘫患儿。

  因自己不是临床医生,不能随便给出诊断性意见,但为了不让小女孩失望,潘晖还是认真检查起来。当天下午两点多,潘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条关于夏力潘的消息,她为自己的无力感到无奈。

  没想到消息发出不久,潘晖收到了许多朋友、同事的私信,大家对夏力潘的遭遇十分同情,纷纷捐款,希望潘晖能够转交一家人,这让潘晖感到安慰,“虽然我不是临床医生,没办法给她专业性意见,但我可以尽我所能,给她经济上的帮助”。

  12月底,潘晖圆满完成了援疆任务,顺利回海。但远在伊宁的夏力潘一直成了潘晖的牵挂。春节前,潘晖和儿子一起到商场挑选了新衣服、学习用品、手工制作材料,寄到伊宁,让卫生院的医生同事转交到夏力潘。“她的身体虽然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但她不能就这样被生活辜负,她值得被好好对待”,此后两年,潘晖都时不时给夏力潘一家寄钱寄物,给他们捎去温暖。

  一声“妈妈”引得两次援疆

  2016年那次援疆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一个月里,因时间紧、任务重,潘晖因身体原因两次住院。尽管这样,她仍然忘不了那个带给她无限温暖和感动的地方。

  她记得初到伊宁,当地百姓热情欢迎的场景;她记得每天一大早,原本健康意识并不强的群众因为她们的到来,排起长队认真等待体检的画面;她更记得那个不顾严寒,送来一锅用大衣裹着的热鸡汤的维吾尔族大娘,“你来到这里,生了病,没有亲人陪伴,我们就是你的家人”……

  这一切都成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回到海门,潘晖依旧关注着来自伊宁的消息,当她看到一位援疆教师的文章中说,那里孩子的学习条件差,便先后两次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图书和文具,托人转交到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学校领导看到潘晖寄来这么多东西,以为是集体捐的,就以她的单位海门区中医院的名义举行了捐赠仪式。看到学校发来的照片中,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潘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2017年,潘晖又经历一次磨难,因肩部韧带撕裂动了手术,体内还嵌了一枚钢钉。或许是自己曾动过两次手术,潘晖特别理解百姓对好医生的渴望。她联想到,伊宁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7名医护人员中,只有3人有执业医师证书,而影像科13人中只有1人有证,那里的医疗人才实在是太缺了!

  为此,她想,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度申请援疆,给乡亲们更多帮助。

  机会终于来了,2019年3月,潘晖主动请缨,再次来到伊宁,开始为期十个月的二次援疆。来到伊宁县人民医院,除了定期给当地相关医务人员作系列化的业务培训,潘晖每半个月还要去乡下巡诊一回,边巡诊边作健康知识宣传。

  同时,她还联系南通妇保医院专家,请专家为夏力潘远程诊断,后又趁南通二院专家沈晓明赴伊宁之际,专门带孩子去诊断。

  潘晖的义举得到了援疆组领导的支持。2019年6月1日,南通援疆医疗队队长张振宇同潘晖一起去夏力潘家,陪孩子过儿童节。2019年6月13日,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伊宁县委副书记张华与潘晖等一行五人专程去看望夏力潘,并送上了大家捐出的6000元钱。

  就当潘晖和夏力潘道别之际,夏力潘突然抱住了潘晖:“我能叫您声‘妈妈’吗?”突如其来的一声“妈妈”,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潘晖一把将夏力潘抱入怀中,“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张华书记更是代表大家承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想方设法,全力帮助夏力潘治疗

  拼尽全力,只为女儿幸福人生

  2019年7月,张华通过朋友联系到了上海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儿童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专家,为夏力潘进行了联合远程会诊。专家们认为夏力潘能够站起来独立行走的希望不是很大,但大家始终坚信,夏力潘只是身体残缺,她的心智和正常孩子是一样的。

  今年4月,潘晖三次援疆。在工作之余,她四处奔波,帮夏力潘整理搜集智力、运动能力、神经心理等评估以及过往的病历记录。周末,潘晖会去夏力潘的家中,陪她一起做康复运动。由于疫情封城的原因,资料搜集工作一度停滞。“或许她不能独立行走,但我也要尽我所能,帮她从全护理的现状,改变到半护理也是好的”,潘晖坚定地说道。

  “目前,对于夏力潘病情的相关评估资料还在继续整理中,等资料汇总完成,张华书记会联系上海方面的专家对夏力潘再做完整的会诊,根据专家的判断意见,最终确定治疗方案。”

    潘晖的倾情付出,不仅感动了当地百姓,也让伊宁的同事们既敬又爱。当朋友问及潘晖为什么要克服这么多困难,一而再、再而三要求援疆,她说:“我自己也曾是个病人,因此一想到伊宁那些百姓渴望的眼神,就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也是个妈妈,一看到夏力潘那双如‘希望工程’宣传画里女孩的大眼睛,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像张华等援疆干部榜样的力量深深影响了我、召唤着我,他们已成了我的偶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