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李爱)作为江苏省开放的最高平台,江苏自贸试验区承担了国家赋予的“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使命,经过一年的发展,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立足差异化发展,精彩各现。荔枝新闻在9月4日举行的“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江苏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拥有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的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通过改革激活、制度创新,区域“增长极”效应初步显现。
(2019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位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范围内,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介绍,一年来,南京片区新增注册企业1.3万多家,注册资本828亿元;引进外资企业66家,实际利用外资7.9亿美元。
创新是南京片区最鲜明的底色
一项项制度创新使得南京片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不断彰显。据悉,南京片区已推出百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了60多个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改革经验、7个创新案例于江苏省复制推广,1个创新案例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策源地是南京片区规划的首要任务,通过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力激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南京片区现已建立了4000多家科技企业数据库,推动企业需求对接和产学研合作80多次。面向社会征集优质科技服务机构195家,为企业提供10余类服务项目,并与剑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设了顶尖创新平台。
林其坤告诉记者:“南京片区在知识产权保护及创造和运用、创新创业活跃程度、人才流动便利度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国内自贸试验区处于领先位置,充分体现出片区的创新特色。”可以说,创新是南京片区最鲜明的底色。
(坐落于南京自贸片区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在知识产权领域,南京片区打造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市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扬子国资集团多方联动,共同打造“我的麦田”国内首个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平台通过综合大数据整理,从知识产权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性评价,缩短了审核周期,最大限度降低了金融机构融资风险,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片区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申请企业数达3450家,1665家企业获得贷款授信审批,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共53.7亿元。
打造尽揽英才“强磁场”
依托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南京自贸片区加速吸引人才集聚。今年上半年新增大学生就业1.2万人。林其坤介绍,江北新区还组织区内46家企事业单位,拿出了600余个年薪30万元以上的海内外高端人才岗位和海外留学生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截至目前,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69场(期),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
(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
此外,南京片区通过“人才团队持大股”和引入职业经理人运营等有效做法,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开展科技人才“双聘制”试点改革,鼓励和允许新型研发机构的优秀人才分别与高校院所和新研企业签订聘用协议,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并建成国内首个留学生创业园,获批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
在深化人才管理改革方面,林其坤表示,南京片区设立了人才举荐委员会,赋予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限;出台外国人来华工作五项便利化举措,放宽专业人才从业限制;对在片区工作的高端人才,最高给予个人经济贡献 90%奖励,对引进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个税税负差额补贴。截至目前,片区集聚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其中诺奖得主2人、中外院士56人、科技顶尖专家35名、创新型企业家7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