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农深度融合,大学生“三下乡”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2020年09月03日 10:02: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个暑假,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田立立正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实现他的水产养殖科研梦想。在动物科学院,像他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

  “全程参与”练本领

  从对试验水池的了解,到对试验私饲料的烘干、封装,再到水池杂物的清理、清洗、消毒、挂上试验标签、打印注意事项,事无巨细,“这里面很多是我们在学校无法经历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天与地的距离。通过实践,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全程参与到未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以实习促科研,以实践练本领,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

  学院团委副书记李怡向记者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秉持着产学研三方共赢的原则,通过统一联系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局层面组织了40余支研究生、本科生队伍,由校内及校外导师牵头,在扬州周边地区或学生家乡的农业企业、乡镇合作社、研究所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农业农村建设得到精准助力。”

  “云上支农”表初心

  “今天是我们的小鸡破壳日的第七天,为预防疾病产生,现在,沈老师就要给它注射新支H120疫苗了!”学院牧歌支教团的志愿者沈文文正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直播的方式,带领远在2000公里外贵州六盘水的孩子体验小鸡的生长繁殖的全过程。视频的另一端,一些孩子的家长也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今年已是该支教团在贵州地区开展支教的第五年,也是最特别的一年,通过“云上支农”的方式,响应“学农爱农正当时,乡村振兴有作为”的畜牧号召,在支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支农活动。

  “在以往的支教中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家禽养殖户一直保留着原始的孵化模式,这种母鸡抱窝方式孵化的小鸡存活率不是很高,且后期生长的小鸡存活率愈见降低,今年的支教恰好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在云端给学生和村民介绍现代化的机器孵化方式,把我们的所学用到实际中去。”牧歌支教团负责人陈梦迪说“能够用这种方式 ‘牧’育青春,歌咏未来,我感到非常荣幸!”

  据了解,这个暑假,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平台为依托,推动大学生所学知识在企业、研究所、农村等进行相互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校、企、农的垂直合作,培养学生三农情怀,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王宝权 编辑/高若婷 )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