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田柳 编辑/刘蔓)9月18日,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将正式公映,本片为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亲历记录,历经五年(2015-2019)跟踪拍摄,横跨中国和非洲大陆,真实展现了我国第一支成建制常驻维和步兵营,在战火纷飞的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荔枝新闻专访了这部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总导演尚昌仪。说到军事纪录片的制作,他专门和记者强调了“四力”。为了提高阅读感受,以下对于尚昌仪导演的专访,我们用第一人称。
图为《蓝色防线》总导演尚昌仪
“四力”是军事纪录片导演的基本功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军事纪录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军事性、政策性、思想性、艺术性、专业性,毫不谦虚地说,没有金刚钻是干不了瓷器活的。回首二十余年军事纪录片创作历程,深深感悟到: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军事纪录片导演必备的基本功。
一、脚力:赴战地,到一线,奔他人难到之处。
脚力,就是迈开双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功力。军事纪录片导演肩负用影像记录我军历史的职责与使命,如果不到训练场、演练场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场,岂能完成任务,胜任本职。
在从事军事纪录片导演工作后,我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创作观念——选难弃易。如果用“脚力”来说,就是:“赴战地,到一线,奔他人难到之处”,因为“无阻风光在险峰”。所以,我独立担当导演拍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时,便把拍摄内容定位在中越边境,拍摄场景选在战地雷场,拍摄镜头聚焦一线官兵。
在拍摄过程中,第一次穿越雷场,下雨路滑,唯恐掉进雷区,有一段约50米的雷区我是爬着通过的。所以,这部电影纪录片的拍摄我不仅在用“脚力”,也用上了“手力”,正是因为这“脚力”和“手力”并用在雷场上的“爬”,才有了在奖台上的“站”。我平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士兵校长》获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
“脚力”对于这个奖来说功不可没。倘若脚步没有走进崇山峻岭的边境线,没有迈上崎岖难行的巡逻道,没有踏入危险四伏的雷场中,你岂能体验到官兵们边境巡逻之苦、之难、之险。正是因为脚踏实地,心中才有了感动,眼中才有了发现,脑中才有了灵感,笔下才有了故事,作品才有了思想。
2003年4月,我军首次向非洲派出成建制的后勤保障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对于我们军事纪录片导演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不可多得的创作主题,我的心中立即荡起一种激情,涌起一股冲动,燃起一团火热。
“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这是用影像纪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四万万人民》的导演尤里斯·伊文思所说。对于尤里斯·伊文思的“燃烧”,我的理解有两点:一是指战争冲突的炮火硝烟;二是指能够点燃创作激情的主题。那么,“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完全具备我所理解的这两点。
走!去那“燃烧”的地方。15年来,我先后11次走出国门,行程40多万公里,辗转联合国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苏丹达尔富尔、西撒、南苏丹等8个维和任务区,和中国维和官兵一起,走进战乱未息的异国他乡,走进突如其来的战乱冲突,走进遍布地雷的死亡地带,走进酷热难忍的热带雨林,走进疾病肆虐的丛林部落,走进沙尘滚滚的荒漠腹地……
因为义无反顾,才能脚力十足,行稳致远,经风险、冒战火、遭坎坷、见世面、长见识、出成果、创佳作。近年来,仅中国维和行动这一主题,我就先后摄制了电影纪录片《在UN的旗帜下》《为了和平》《拆弹部队》《中国妈妈》和6集电视纪录片《蓝盔纪事》、10集电视纪录片《和平使命》、15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蓝盔》、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等多部作品。这些军事纪录片,以真实的经历,记录了中国军队的历史;以跌宕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军人的传奇。正因如此,我也得以一次又一次站在领奖台上。
二、眼力:观大势,察秋毫,做他人畏缩之事。
眼力,就是眼界宽阔、观察敏锐、视野独特、善于发现的功力。军事纪录片导演要创作出好的作品,须达到一种境界,既见人之所见、云人之所云,亦见人所未见、云人所未云。如果用“眼力”来说,就是:“观大势,察秋毫,做他人畏缩之事”,如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比如,“中国军队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的大主题,以此主题拍摄纪录片,必须用国际化的大视角来展现中国军队为人类和平的奉献与牺牲,“眼力”无疑尤为重要。
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事行动,而是涵盖军事、警务、政治、法治、人权、重建、公共信息、儿童保护和妇女权益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行动,这就要求导演必须和维和部队的指挥官一样,在熟悉《联合国宪章》这一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公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策、法规、纪律和基本原则,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行为原则、纪律准则和交战规则。否则,导演难以察看在多国环境、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背景下执行军事和非军事行动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无法正确选取拍摄的主题、拍摄的内容和拍摄角度。
2005年5月,我在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拍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时,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14年的内战,使利比里亚物资匮乏,联合国维和人员给养依赖空运,由于蔬菜很难保鲜,“吃菜难”是包括中国维和部队在内的联合国维和人员一个共同的难题。但是,中国军人很快摸索出在热带非洲种植蔬菜的经验,中国工兵营区的房前屋后处处长着郁郁葱葱的蔬菜。
与我同龄的工兵分队队长屡屡向我炫耀他的菜地,意在让我用镜头记录下他的菜地,而我始终没有理会。一是因为那时我们用的是摄影机,胶片是万里迢迢背过去的,每一米胶片都是极其珍贵的,用一米少一米,有钱也买不到,作为导演,拍摄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内容,我可谓三思而后行;二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没有能够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角度看出菜地的“高大上”所在。
此时,联合国为了推进利比里亚的和平进程,正在全面实施DDRR行动。这一行动共分四个阶段,即解武、复员、重建、重返社会,这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分别是D、D、R、R,因此叫DDRR行动。我很快从DDRR行动的主要任务中找到了“开展群众工作”的任务,维和部队“通过组织开展快速见效工程,可帮助当地民众树立对维和行动的信心,赢得他们对和平进程的支持,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确定具体工程项目时,应参照以下标准”,而标准之一就是“有助于满足当地民众紧迫需要”、“对前武装人员的重新安置提供相关培训”。在找到理论依据后,恰巧发现中国工兵营地不远处有一所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建的农业技术学校,其教授课程就有蔬菜种植,实地考察发现学校种植实验田里的蔬菜没有杂草长得好。
于是,农业技术学校的师生走进了中国工兵营区的菜地,中国工兵向他们传授蔬菜种植经验,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让他们在解武、复员之后学会生存,真正走向和平。中国工兵此举立即受到当地民众、政府官员和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的高度赞誉。这样的内容记录在胶片上,可谓观大势、察秋毫、独具慧眼。
这些年前往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采访拍摄,由于受战乱冲突、恐怖袭击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很多时候,不能够,也不允许你从容不迫地先去采访,再去拍摄,所以必须逼近目标、抵近观察、零距拍摄。如此一来,不仅要有眼力,还需有胆识。
2006年12月12日至15日,在联合国黎巴嫩维和任务区,我有一次历时4天的舍生忘死采访拍摄的经历。12月12日,中国维和工兵营奉命排除一枚钻入地下达12米深的2000磅的航弹。如果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排爆现场200米之内除作业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这是因为这样一枚航弹一旦爆炸,将危及200米之内的生命安全。
试想,如果不和维和官兵一样下至12米的坑中,远在200米之外我们能拍摄到什么。1954年在越南战场拍摄时触雷身亡的世界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一直鞭策我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采访拍摄。因为,导演只有近观,才有眼力,才能指挥摄影师拍的好。
我与摄影师正是在这样一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敢做他人畏缩之事,分秒不离地同中国维和工兵一起在12米深坑中,拍摄下这枚2000磅航弹历经4天挖掘的过程。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历程,当然,通过我们舍生忘死的观察、记录,也就有了一个中国维和军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惊心动魄的故事。
以此故事编辑制作的电影纪录片《拆弹部队》,2012年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斩获“最佳中国制作人奖”,组委会的获奖评语是:“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每一组画面的剪辑,每一名官兵的访谈,展示了该片制作人对于被拍摄人物的深深敬意,以及中国军人对于世界和平的热切向往。”作为本片导演,听着这样的获奖评语,眼睛是湿润的。
三、脑力:善于思,敏于事,出他人意外之招。
脑力,就是善于思考、思维敏锐、思想深邃的功力。“思则睿,睿作圣。”军事纪录片导演要想创作出影响深远、承载于世、为人称道的影视作品,需要有较强的敏锐度、思想力和解释力。用“脑力”来概括,就是:“善于思,敏于事,出他人意外之招”。
2007年3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我率领摄制组赴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拍摄15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蓝盔》,在苏丹瓦乌(现为南苏丹)联合国维和任务采访拍摄时,由于中国维和部队刚刚完成轮换任务,对任务情况尚在了解摸索中,因而,摄制组到达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后,从表面上看,能够拍摄内容只有由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组成的二级医院,但二级医院当时门可罗雀,接诊病员寥寥无几。显然,如果一味地拍摄这样的内容,很难承载《中国蓝盔》这样一个大的主题。
对于苏丹的人文地理,特别是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的兵志地要,在此之前我是做了功课的,也就是说是动了脑力的。比如,将在维和医疗分队拍摄什么内容,有着两点思考:一是任务区雨季即将来临,在雨季里,让各出兵国官兵最为伤神的是疟疾,每年都有维和官兵没有倒下枪口之下,却让小小的蚊虫夺去生命。二是距离中国维和医疗分队附近有一所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援建的平民医疗,曾经有一支中国医疗队在此救死扶伤,后因战乱被迫撤离。
在我讲出了自己的思考之后,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指挥官茅塞顿开,随后,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官兵们的身影出现在各出兵国军营之中,针对雨季来临疟疾高发,宣讲预防知识,发放防疫药品,令友军官兵颔首称赞。休息日,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官兵们没有休息,他们来到了平民医院,义诊看病手术、培训医护人员、修复医疗器械,中国军队对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既履行了维和部队的使命任务,也续写了中非人民的友谊新篇,当地民众交口称赞,住地政府大加赞赏。这些,被真真切切记录下,成为了中国军队的历史影像。
2010年6月,为纪念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我受领了摄制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的任务。当时,在联合国苏丹、黎巴嫩、利比里亚、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各有一支中国维和医疗分队,4支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任务其实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为联合国维和人员提供医疗保障。但是,在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拍摄时,我也是动了脑力、深入思考、有备而来的。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地附近有一个SOS儿童村,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慈善组织,她采用家庭模式收养孤儿,让他们重新享有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并用“SOS”这个国际上通用的求救信号,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孩子。我和医疗分队的官兵们谈了我的思考:异国他乡,中国维和军人,特别是中国维和女兵不仅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也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异国的土地上传承、发扬、光大。
我的想法得到了一致认可。于是,在SOS儿童村我们捕捉到一幅幅感人的场景,拍摄了一个个温馨的家庭,记录下了情系儿童村的中国维和女兵。之后,我用素材编辑了一部30分钟的电影纪录片《中国妈妈》,2011年11月12日,在第22届意大利“军队与人民”国际军事电影节上,《中国妈妈》从6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各国参赛代表和电影节评委的高度赞誉,荣获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得知获奖的消息,我想起了这样的一句名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想,是中国妈妈的爱征服了各国的参赛代表,感染了异国的电影节评委。
综上所述,不仅使我坚信的是:军事纪录片导演要锤炼脑力,始终保持思想的解释力和敏锐度,努力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而且令我自豪的是:基伍湖畔的SOS儿童村,中国妈妈的大爱无疆;瓦乌城中的平民医院,中国军人的悬壶济世,至今依然在日复一日地演绎着,年复一年地光大着……
四、笔力:勤码字,常练笔,写他人难状之语。
笔力,就是驾驭文字、提炼观点、表达思想的功力。军事纪录片导演从摄制策划、摄制提纲、拍摄脚本,直到最后成片的解说词,通常都要亲力亲为,因而,一个好的军事纪录片导演,往往依赖于扎实的文字功底,也就是笔力。此外,从“四力”来说,导演的“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
“笔”,犹如战士手中的枪,是我们军事纪录片导演的“枪”。“神枪手”是枪打出来的、子弹堆出来的,“笔杆子”是字码出来的、文章写出来的。个人的体会是:“勤码字,常练笔,写他人难状之语”是提升笔力的唯一途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博览群书是练就笔力的捷径。2011年年初,我在受领12集文献纪录片《刘伯承元帅》摄制任务之后,用了一年时间,翻阅了我所能收集到的党史军史资料近千本,同时采访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等刘伯承元帅的部下,正因如此,2012年春节之后,在原定的撰稿人没能完成剧本撰写任务的情况下,我主动承担起剧本撰写任务,用了3个月的时间即创作完成剧本,并且报送刘伯承元帅亲属、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元帅课题组、国家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皆一审通过。
《刘伯承元帅》剧本的成功撰写之后,我又相继独立完成了文献纪录片《贺龙元帅》《传奇战将许世友》《文韬武略宋时轮》共25集的剧本撰写,和文献纪录片《王树声大将》《战将杨成武》《萧华上将》共24集的解说词撰写。这些无疑得益于当年上千册党史军史的阅读,真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直面战地,方能笔力十足,实现笔下生辉。这是我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历经坎坷、出生入死采访拍摄的深刻体会。以中国维和行动为主题,我先后摄制了55部(集)约185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解说词无一例外都是自己撰写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该片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201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15部优秀国产纪录片展播作品之一先后在中央电视台4个频道、100多家卫视和地面台播出,在该片获得的多个奖项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1-201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撰稿奖、2012年度纪录片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撰稿奖,无疑是对本片解说词,即笔力的首肯褒奖。
以中国维和行动为主题,我还发表了数十篇的文章于《世界军事》《中国军队》《解放军生活》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出版了2部约45万字的纪实文学。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维和行动》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度优秀图书出版扶持资金,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97部作品之一;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军队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中国军队系列”丛书之一,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精品,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中国出版“走出去”工程重点项目,获2011年获国家出版基金,于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出版发行。这些也无疑是对笔力的充分肯定。
古人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你不同维和官兵一道大漠戈壁、风餐露宿,怎能体会到什么叫焦金流石,码出酷热难耐冒着非洲大陆热气吸引人、记得住的文字;你不随维和官兵一起巡逻护卫、站哨执勤,怎能感受得到什么叫险象环生,写出悬心吊胆飘着热带丛林阴霾打动人、传得开的语句;你不跟维和官兵一起贴近炸弹、踏进雷场,你怎能体会到什么叫触目惊心,讲出惊心动魄带着战火硝烟味儿感染人、听得见的故事。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创精品。“四力”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构成了军事纪录片导演的综合素质。当下,在强军备战的征途上,作为军事纪录片导演,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提出的增强“四力”要求,努力做到:迈开双脚走向战场,睁大眼睛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以“四力”为根基,用影像写史,为军旗争辉。
尚昌仪简介
尚昌仪,安徽省全椒县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影视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专业技术5级、大校军衔。
2003年以来,先后11次赴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和非洲埃博拉疫区采访拍摄,摄制了我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医疗援外行动的纪录片《跨越大洲的生命救援》,摄制了我军历史上首部全景式披露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15集大型纪录片《中国蓝盔》,撰写了我军历史上首部深层次揭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纪实文学《中国军队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主题,坚持近20年赴一线采访拍摄,摄制了《为了和平》《中国妈妈》《拆弹部队》和20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维和行动》等8部累计长度1900分钟的影视作品,撰写了2部约45万字的文学专著,其中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奖。
此外,长期潜心研究中国革命军事历史,摄制了《刘伯承元帅》《王树声大将》《传奇上将陈再道》《战将杨成武》《萧华》《朱瑞将军》《文韬武略宋时轮》等7部53集文献纪录片,撰写了《贺龙元帅》《传奇战将许世友》《空军司令刘亚楼》等8部66集文献纪录片剧本。
2015年至2020年,历时5年,摄制了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