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40年|创业者说:深圳好比一个巨型实验室,任何想法都可以成真

2020年08月27日 09:17:1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深圳,浓缩着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时代的精华。

  作为我国第一个设立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以无数个第一的成绩,迎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五湖四海之人汇聚于此,城与人,共同缔造出一个又一个“深圳奇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遍布大街小巷,给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以安身立命的机会。

   站在40年的节点,荔枝新闻采访了不同时期来到深圳的人,听寻他们所观察到的城市发展故事。  

  荔枝特报记者/李爱 实习生/师梦迪 
  深圳的深南大道与这座城市出生在同一年,在深南大道两旁,集中了这座城市的一众标志性建筑,它称得上是深圳的一张名片。

  (深圳市深南大道  图源:新华社)

  深南大道之于深圳,就像浦东大道之于上海,它见证了深圳的发展速度,而这条路东西两端连接着的华强北与南山,走过的则是深圳科技创新的崛起之路。

  过去四十年间,深圳产业从加工走过制造,走到现如今的深圳创造。由行业巨头、单行业隐形冠军及一众中小新兴企业构成的梯次型创新创业群,正在抢滩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风口 

  华强北配齐科技供应链

  2007年,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的李正来到深圳寻找发展,与一位投资者一起谋划组建GPS导航仪生产工厂,然而随着工厂运转走上正轨,当初被允诺的一部分股权却迟迟不见着落,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为GPS导航仪生产寻找供应商及销售渠道时,李正发现,华强北地区聚集了他们约50%以上的客户,客户多、商机多,这里也成为了他创业的起点。时至今日,他的公司仍旧位于华强北一带。

  “深圳有一个很完善的产业链,我们做任何东西,不管是模具五金、芯片,还是电子元器件,都有不同的配套厂商提供技术支持。这使得我们开发产品的速度会比较快。”李正说。经历了GPS、智能家具等产品研发的初步探索后,2016年他和团队开始了对智能机器人的探索。

  (左一为李正 受访者供图)

  在这十年间,有着中国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之称的华强北,也在辉煌中探索着新的方向。

  华强北是指由深南中路、红荔路、上步中路、华富路4条深圳市内主要道路合围而成的,约1.45平方公里的区域。早年,电子行业流传着这样一些行话:“在美国需要花3个月才能找齐的电子元器件,到了华强北可能只需要一天。”从电脑整机到手机,从各种零配件到芯片,这里流转着世界上几乎所有能想象到的电子产品和元器件,各种肤色的人俯身在一个个柜台前“海淘”。

  (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  图源:新华社)

  高光时刻,山寨等负面标签也随之而来,质疑声中华强北开始转型。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其中明确将华强北定为综合性商业区。华强北开始对产业、功能及服务进行升级,一改往日低端电子器件卖场形象,转身成为了“创客”的天堂。

  在创客潘昊眼中:华强北代表了整个珠三角、大湾区科技供应链的界面。只要有生产需求,不论量大量小,都可以跟供应商对接,实现创意想法的落地对年轻的创业者和小型初创团队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2008年,他从北京南下深圳,聚焦开源技术先后创办了两家公司,前者服务于全球硬件开发者,后者深耕国际开源技术社区搭建创客与产业协作的对接平台

  (首排右起第二位为潘昊 受访者供图) 

  而十年来,扎根华强北的李正也在不断收获着成功。现如今,他的公司已经为300多家智能产品企业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产品种类横跨智能教育、智能穿戴、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和启发,他和团队又开发出了能够进行测体温、录考勤、口罩识别提醒、大数据统计的“防疫机器人”。 

  后起之秀南山瞄准科技研发

  1979年动工的深南大道自东向西横贯,就在这条路正式成形的前后,靠近大道西端的南山区粤海街道正式成立街道办事处。

  粤海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通过政府填海所得。这片“新大陆”很快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深圳大学坐落于此,华为、中兴、腾讯等一众行业巨头同样坐落于此。经济产值常年稳坐深圳头把交椅。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总部基地片区以及深圳湾片区 图源:新华社)

  今年4月,《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外公布,其中,南山区2019年GDP为6103.69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这也标志着南山区成为广东省首个GDP达6000亿元的区(县),并连续7年稳居广东区(县)第一。

  潘昊创立的柴火创客空间也诞生于这片热土。在他看来,深圳开放、友好、实干,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积极地进行协作共创深圳好比是一个巨型的实验室,依托丰富多元的供应链资源,新的想法和需求可以快速在这里得到迭代和组合。

  (各国创客在柴火创客空间进行交流分享 受访者供图)

  在为全球开源技术提供硬件设备的过程中,潘昊开始思考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案开放出来,通过社群提供给创客,支持创业群体将这些技术、方案应用到实际产业场景去,解决来自各个产业端的实际痛点,并为技术落地找到商业化道路,因而有了寓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创客空间,并与投资为主和提供场地租赁服务为主的孵化平台相区别。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能与各地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一起,携手打造新的科技生态,帮助更多创新创业者“小步快跑”地成长起来。

  深圳好比是一个巨型的实验室,新的想法和需求可以快速在这里得到迭代和组合。”  受访者供图)

  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计,截至目前,深圳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12家,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潘昊、李正等创业者来说,“华强北+南山”模式是深圳向前的路径,南山的高科技和研发,需要有诸如华强北这样实业基础雄厚的平台帮助落地,实现产业化。“即便目前有不少机器人公司的设计开发在北京或上海,但是落到生产这一块,还是绕不开深圳。”李正说,从简单的智能机器人,到初具人工智能意识,再到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公司能在短短五年里实现这样的发展,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少不了深圳良好实业基础的支持。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