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援疆女教师带“夫”支教,背后的故事让人泪奔

2020年08月20日 16:40:53 | 来源:扬州新闻广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惧疫情,一路向西,飞行万里……8月18日,江苏省扬州市30多名援疆教师再次启程,前往新疆新源县,为当地新学期开学做准备。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带上脑梗丈夫踏上支教路的老师——江苏省扬州中学的戴秀琴老师。

微信图片_20200820150644.jpg

        坚定的选择:带着丈夫去支教

  8月17日,启程前往新疆前一天,戴秀琴在家中收拾了好半天,自己和丈夫两个人的行囊整整有三个大箱子、两个小包,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带丈夫一起去支教。

  去年五月份,戴秀琴的丈夫突发脑梗,经过抢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但是语言、身体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为了不辜负新疆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去年秋学期,戴秀琴冒着风险带着丈夫万里支教,一路上颠簸劳顿,丈夫身体不适,她心疼不已。这一次,戴秀琴再次选择赴新疆支教,虽然长途跋涉,但仍在康复中的陆先生意志坚定,愿意再次与妻子同行。

戴秀琴和丈夫.jpg

  带着丈夫去支教,也是戴秀琴坚定的选择。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现在逐步恢复,陆先生需要每天有人关心生活起居,由于双方家庭原因,没有长辈能为他们分忧。今年春学期,受疫情影响,戴秀琴独自一人前往新源支教,正在读大学的女儿陆葭因为暂时不能返校复学,就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陆葭也因此每天变得异常忙碌,除了要上本专业网课、写作业,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学科,还要照顾父亲。陆葭说,自己已经成年,理应承担起这份家庭责任,她理解也支持母亲的选择。

  今年秋学期即将开学,女儿返校后,谁来照顾丈夫成了一道难题。让戴秀琴感动的是,考虑到她家里的特殊情况,经扬州援疆指挥组领导多方协调,她可以再次带丈夫前往新源。

       感恩的心:用全新教育理念回报学校

  其实,戴秀琴不是非去不可,可以提出要求不再继续第二轮援疆,可是她却坚持要去,因为她欠新源二中一份情。“我先生生病,我真的觉得亏欠了学校很多。去年春学期我请了一个多月的假照顾他,秋学期带着他来新源,学校非常照顾我,只让我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学校人家老师这么缺,有老师带三个班,给我安排一个班,这是怎样的情分……而且,我的课都安排在第一节,让我上完早读和第一节之后就可以直接带他去医院……”在丈夫去年刚患病期间,学校、家长给予的特殊照顾,戴秀琴都铭记在心。

  新源二中副校长戚立俊说,作为来自百年名校扬州中学的语文名师,戴秀琴给新源二中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授课理念,不仅学生喜欢,很多老师也获益匪浅。“她让新源的老师们知道了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何上的更好,让学生更快地提升。她一方面推动语文教研组的建设,另一方面又通过青蓝工程,帮扶青年教师。作为一个援疆教师,她给新源二中教育教学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所以学校也一直希望戴老师能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

戴秀琴的课堂1.jpg

  戴秀琴说,她要将江苏省扬州中学“自治自动”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新源二中同事和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素养,打开学习通感,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交流.jpg

  初到新疆,干燥的气候、两个半小时的时差、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也曾给她和丈夫生活造成困扰。如今再次一路相随来到新源,夫妻二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在宾馆隔离观察的日子里,陆先生坚持在宾馆的走廊里来回锻炼身体,戴秀琴则积极为秋学期开学做准备。

       真挚的情:如今我为你撑起一片天

  援疆路上,戴秀琴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波折、风雨,可是她说自己有信心战胜一切命运给予的考验。

  对于丈夫,戴秀琴说她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相识于扬州师范学院,拥有纯真的校园爱情。毕业后,两名来自苏北贫困家庭的农村青年,在扬州共同打拼,一个在扬州大学工作,一个在扬州中学教书,他们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逆袭。可命运却又在生活柳暗花明时,给他们重重一击。戴秀琴说,作为家中长子,丈夫曾是整个大家庭的后盾,作为高中老师,她日常工作很忙碌。曾经丈夫为她扫除后顾之忧,如今她也要为丈夫撑起一片天。“我这个人不喜欢打理琐事,从来不知道他手机密码、工资卡密码,但是去年他生病,要钱治病,我没有办法只好试,发现他的密码都是我的生日,这么多年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说起这个细节,戴秀琴的声音有些哽咽。

微信图片_20200820150438.jpg

  丈夫对自己一片深情,戴秀琴也对丈夫有情有义,这一切陆先生都看在眼里,“她不容易,工作、我、女儿,各方面都照顾的很周到。”电话里,他用含糊的话语,表达出对妻子的谢意。

  新学期即将到来,女儿陆葭也要前往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上学了。新疆新源是她最牵挂的地方,她最想跟父母说的是“父母安好,便是晴天”,希望妈妈支教工作顺利,希望爸爸的身体好好康复,而她自己也会向爸爸妈妈学习,不惧困难、努力考研,沿着自己的目标向前。

戴秀琴的丈夫和女儿.jpg

  “援疆道阻且长,何妨风雨兼程?”戴秀琴在自己的援疆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带着丈夫去支教”,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支教故事里,认识了有情有义的戴秀琴,感受到了新疆新源与江苏扬州两地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带“夫”支教,“疫”路情深,相信所有的真情与奉献,不仅会照亮新源孩子的上学路,也会照亮戴老师一家人的明天!

(来源:扬州新闻广播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