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避暑伏,经历代形成了“赐冰”的宫俗,既用冰块来冷藏食物,也用于物理降温。不同朝代、地区在此时期,食俗活动各异。汉代时饮酒聚会,北宋时食用“绿荷包子”。即使到了现代,暑伏食俗文化与古时仍有一脉相承之处。
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暑伏”清凉及美食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7月以来,清凉饮食与避暑防晒物品最受关注,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避暑选择也各有特色。
自制甜点带火烘焙原料
90后沉迷膨化食品,80后喝茶养生
暑伏时期,零食和饮料是消遣闲暇时光的极佳伴侣。其中,牛奶乳品、饮料、饼干蛋糕、方便食品、坚果炒货成交额排名前五。粽子是成交额同比增幅最多的商品,或许是因7月端午节刚过,人们还保持着吃粽子的习惯。
备受热捧的,还有烘焙原料、牛奶乳品和面粉,不难看出人们对在家DIY蛋糕、面包的浓烈兴趣。
此外,数据显示,90后最爱膨化食品,80后喜好乌龙茶与铁观音,70后喜好有机食品。90后的口味年轻化且重视口腹之欲,“放纵”自己对膨化食品的需求。70后比80后更重养生,健康是第一要义,因此在消费上更偏向有机食品。
人气生鲜卖货猛翻两番
木瓜“击败”西瓜成增速最高水果
生鲜类食品中,牛肉、冰淇淋、鸡肉是成交额最多的商品。木瓜、西瓜、猪肉、桔子的成交额增速排名前四,分别高达278%、230%、226%、218%,比报告中其他商品的增速都要高,木瓜这一“后起之秀”打败传统消暑“王者”西瓜,登顶 Top1。
分地区来看,北京生鲜类商品成交额增速排名第一,高达130%,远超其他城市。西藏、宁夏、甘肃、山西、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增幅,也都超过65%。
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对于生鲜的需求,整体高于南方地区。由于7月处于暑伏阶段,北方处于高温天气中却又少雨,降暑效果不及持续降雨的南方地区,因而对于需要冷藏的生鲜食品有更大的消费需求。
白酒、啤酒、葡萄酒成伏天标配
90后消费增速达19%
夏夜暑气蒸腾,来口冰凉小酒,是不少老铁的心头好。
报告显示,酒类产品中,最受青睐的是白酒、啤酒与葡萄酒。从成交额同比增幅来看,鸡尾酒/预调酒、白兰地/干邑增幅最高,都高达80%。
白酒与啤酒向来最符合国人口味,但随着酒类品种的多样化和消费水平提高,鸡尾酒、白兰地等也愈发受欢迎。
与人们通常对饮酒者印象不符的是,各年龄段消费酒类的人群中,90后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19%。不过90后饮酒选择的是力娇酒(餐后甜酒),80后选择鸡尾酒/预调酒,70后则更倾向于白酒。
90后这批年轻群体,偏向于含糖度较高的酒类。70、80后则对酒品种类及品牌有更多要求。
避暑防晒姿势多样
“物理派”“化学派”各有选择
做好夏季防晒是人们的共识。从报告来看,在广东、黑龙江、西藏、吉林、海南、广西、青海、甘肃等省市中,防晒遮阳商品的消费金额同比增幅都接近50%。
总体而言,大多人群在考虑防晒物品时,优先选择遮阳伞。数据显示,京东平台遮阳伞成交额同比增幅超80%,超过了防晒霜、遮阳帽与防晒手套等物品。
虽然防晒方式很多,但具体选项因人而异。特别是男性与女性选择的防晒物品,差异较大。对于男性消费者而言,防晒手套这类物理防晒用品更适用,消费人群占比达55%;而女性消费者选择做好化学防晒,偏爱购买防晒霜,占比达70%。
“前浪”更热衷降温电器消费
70后买空调90后买冷风扇
空调、电风扇是家居避暑不可缺少的降温类电器。不过受到地区纬度、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省市电器需求并不相同。
据报告,黑龙江、甘肃对空调、电风扇的消费最多,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超过110%;青海、江西、贵州等省市则是超过50%。由于今年暑伏气温比往年更高,即便是夏季气温偏低的黑龙江、甘肃,也不得不大量购买降温类电器。
据报告,46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消费此类电器的占比增速达26%,18-25岁人群占比增速为16%。细化到各年龄段,90后年轻人多购买冷风扇,80后偏爱购买电风扇,而70后更倾向于买空调。70后消费者更为成熟,有更为自由的财务支配能力,或许是他们选择空调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所述5种商品,蚊帐、肠胃消化用品和花露水等也是夏季特色品类,成交额同比增幅较高。虽然8月已经立秋,但高温天气仍在继续。不管是酒品饮料、零嘴小吃,还是清凉降暑以及防蚊的物品,在秋季真正到来前,这些日用品依旧是人们的主要消费对象。
文案 / 刘艺(实习)
制图 / 李修玉(实习)
编辑 / 王雨琦
荔枝数据观×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