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许多人还在梦乡,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工程管理三所副所长刘欢已经电话不断,一项项当天的工作任务紧锣密鼓地安排。随着新建道路、升级改造任务每年新增,城市照明建设的节奏一直在加快,忙碌成了刘欢的日常。
今年是刘欢与路灯打交道的第11年。从单纯的“照亮回家路”到“让功能照明更环保,夜间出行更舒心,姑苏夜景更精致”,刘欢一路见证着苏州城市照明建设事业的高光频现。
认街巷学方言用三个月融入苏州
刘欢是名“90后”,现在负责高铁新城道路照明工程、景观照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他说,2009年夏天初来苏州时跟着师傅走街串巷的景象似乎就在昨天。
2009年夏天烈日炎炎,在这个挥汗如雨的季节,刘欢走进苏州的大街小巷时,却两眼一抹黑,地图和笔记本成了开工“标配”。
那段时间,他每天举着地图到处跑,曹胡徐巷,张思良巷,建新巷……他一边熟悉街巷,一边在本子上画简图,默记于心。
单位安排了老师傅带他。师傅开口一句“倷好”,刘欢“懵圈”了。师徒俩,一个听不懂苏州方言,一个又讲不好普通话。为了尽快学会业务,刘欢不仅勤动腿、勤动脑、勤动笔,还坚持每天收看方言类电视节目,突击学苏州话。三个月培训期满,刘欢把照明养护全套流程摸得门清,交流也没有了障碍。
年复一年磨练成长为全能“掌灯人”
爬电杆、拆灯、装灯、修灯,规划施工图、定灯位、组织协调、安排施工,早班、晚班、双休加班连轴转……
从2009年进入养护班组做好路灯养护,到2013年进入城市照明工程管理一所负责项目施工管理,再到2019年担任城市照明工程管理三所副所长,刘欢的工作范围从新村小区扩展到道路高架、楼宇景观、新城建设,抓施工进度、抓施工质量、抓施工安全,刘欢在年复一年的磨练中,已从需要“传帮带”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全能型”的城市“掌灯人”。
如今,刘欢的工作生活依然忙忙碌碌。高铁新城照明工程任务繁重,电话不断,移动电源从不离手,无论何时都要做好赶工地的准备,他时常忙得来不及坐下好好吃顿饭。为了抢在10天内完成一条路300多套路灯的安装任务,他经历了“白+黑”的紧张施工。看着一盏盏漂亮的路灯点亮高铁新城的夜幕,刘欢觉得满身疲惫算不了什么。
照明建设日新月异“光”文化魅力无限
刘欢说:“每年有不少道路新建、升级改造项目要完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质也在不断升级。作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照明建设也在不断突破老传统、展现新变化。所有‘掌灯人’都在为守护‘城市之光’倾注自己的心力。”
这些年来,刘欢见证着城市照明事业的发展。随着绿色照明建设持续推进,全市住宅小区内原本使用的传统路灯已逐步被环保且性能稳定的LED 灯具取代,新建工程LED光源使用率超过95%,照明设施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夜间户外环境的光照舒适度不断提高。照明设施养护水平及养护标准不断提升,让中心城区数十万盏照明设施的平均亮灯率保持在99.79%,让市民每天都能享受良好的夜间灯光环境。
随着公众对城市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苏州成为省内率先提出“文化照明”概念的城市。如今,人民路、道前街、十全街等主干道上的宫灯形路灯,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周边的文化灯光小品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充分领略到了姑苏“光”文化的魅力。近年来,苏州还逐步试点打造“智慧照明”项目,以智能化手段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扎根这座城市生活安宁踏实
城市照明设施不断提档升级,“掌灯人”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刘欢说,刚到苏州时,他在外租房,去掉日常开销就所剩无几了。工作两年后,刘欢怀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房,之后结婚生子,在苏扎根。
“我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家里没有经济负担,这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刘欢说,现在每天回到家时,孩子已进入梦乡。看着孩子甜甜的面庞,自己心里感觉特别踏实、安宁……
2020年8月14日《苏州日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