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魁夷绘《扬州所见》
在这次2020年嘉德春拍的4500余件作品中,排在第1号的拍品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先生书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幅书法写于上世纪70年代,和扬州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内容源于一首诗
鉴真被感动六次东渡日本
对于扬州人来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绝不陌生,它源于一首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唐代的扬州高僧鉴真,就是被这首诗打动后,由此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唐开元二十一年,日本僧人荣叡、普照随遣唐使来中国,邀请鉴真到日本传戒。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记载,鉴真听说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其施赠的袈裟上还绣着四句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他据此判断,日本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而后,鉴真询问弟子中是否有人愿意前往日本传法,结果是“时众默然,一无对者”。因为在当时,渡海的风险太高。但是,鉴真下定决心,经历了六次东渡后,终于在天宝十二年抵达日本,在奈良建立唐招提寺作为传戒的中心。鉴真去世后,他所主导建成的唐招提寺此后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总本寺院。如今,这座具有中国盛唐风格的建筑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影响绵延不绝。
作者为日本画家
他还画过一幅《扬州所见》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受邀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隔扇画。从1971年起,东山魁夷为创作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隔扇画,研究鉴真的生平与唐招提寺历史,遍访日本的名山海景,于1975年5月完成了《山云》和《涛声》。他三次游历中国的自然名胜,吸取中日古代绘画艺术的精髓,将其胸中的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画作中,1980年2月完成了《扬州熏风》《桂林月宵》和《黄山晓云》等作品,最后在坐龛内绘制完成《瑞光》。
东山魁夷在扬州画过一幅《扬州所见》,上面所绘图景,有着扬州的小桥流水人家,有虹桥飞架水面,有茅屋临在水边,笔墨淡雅,意境悠远。
中国嘉德中国近现代书画及当代书画总经理戴维觉得,东山魁夷写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书法,一定和他接触到唐招提寺是有关系的。在现今的大明寺,大雄宝殿前西墙壁上还有一块石碑,刻着“山川异域,风月一天”,虽有一字之差,意义却是相通的。
2019年12月1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其中就展示了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相关的文物以及东山魁夷受邀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
疫情期间上热搜
这幅珍贵的手书意义特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则是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在日本各界捐往武汉的各种防护物资中,来自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局的纸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上面就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
谈及东山魁夷的书法作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嘉德副总裁、中国书画总负责人郭彤说:“我想这不仅代表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能够通过艺术感受到心灵相通。”如今,这幅珍贵的手书上拍,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名家档案】
东山魁夷(1908—1999),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3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米开朗基罗、梵·高、罗丹是他崇拜的偶像。东山魁夷擅长风景画、小说、散文,喜欢音乐,在很多方面都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家。其代表作有1968年创作的《京洛四季组画》,1975-1981年创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画》等。东山魁夷的作品曾出现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语文教科书里,如著名的《一片树叶》曾被编入苏教版初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