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电动自行车充电导致的失火事故屡见不鲜,事故背后的“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现象是主要原因。如何才能实现小区居民“充电自由和充电安全”,南京六合区已有不少老旧小区在整治飞线的同时,同步推进一比一配比建设充电桩。南京六合区兰荷苑小区是一处安置房小区,小区建于2000年左右。小区居民魏先生表示,之前尽管小区内配备了车棚,但是车棚内并未通电,小区也没有公共充电设备,大家只好私拉飞线进行充电,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以前都是自己拉线下来充电,每家都拉线,车棚没有电,出新的时候车棚通电了,就不需要每家每户拉线了。”南京市六合区兰荷苑小区居民魏先生说。南京六合区房产、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会同各街镇,开展对飞线充电、毁绿种菜、楼道杂物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严查电动自行车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公用走道、居民住宅等室内违规停放、充电,乱拉乱接“飞线”充电,电池入户充电,以及楼道堆放杂物等违法违规行为。除了兰荷苑,此次联合行动以雄州主城区为中心,辐射龙池、马鞍等全区9个街镇。一边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一边是小区安全和环境整洁,如何两全其美?记者了解到,在整治行动的同时,各个老旧小区也在同步推进充电桩的建设。
“这个小区的充电桩配备已经全部到位,每栋楼楼下都有充电桩,能够满足充电需求。电瓶车上楼我们已经纳入常态化管理,每天晚上都有物业人员进行巡查。”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副主任戚贺春说。
南京六合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房产部门以此次集中联合整治为契机,指导各街镇加大居民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桩建设进程,尽快解决居民充电需求。目前六合区已有100个小区安装1935组充电桩、近两万个充电插座,在具备条件的小区,按照业主的需求进行1:1配比建设充电桩。“我们现在提出在九月底之前,在具备条件的,业主有需求的小区,按照1:1的标准配建充电桩,方便业主充电。有的老小区空间受限,但是我们尽最大可能应装尽装。”南京市六合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秦志涯说。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