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之一!罕见先心病患儿出生35天苏州重获“心”生!

2020年08月11日 09:32:35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送三面锦旗都不够,听护士说宝宝哭得大声,状态很好,特别感动!”8月10日,90后爸爸黄先生得知孩子即将转到普通病房,感慨万千。

  迪迪(化名)刚出生就被诊断患有极为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救治这个小生命,苏大附儿院心胸外科团队争分夺秒,对其心脏畸形进行彻底矫治。

  目前,迪迪已度过危险期,即将重获“心”生

  “哇哇哇……”10日上午,记者走进苏大附儿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护士正在给熟睡的迪迪换药,一阵阵响亮的哭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

  护士轻轻摩挲迪迪的额头,孩子面色红润,呼吸有力,还不时地嘟囔着小嘴,做吮吸动作。

  哭声很响亮,这是生命有活力的表现,说明他挺过最大的难关,慢慢变好了。”护士说,迪迪很可爱,也很乖巧,这十几天来哭声越来越洪亮。

  迪迪来自无锡江阴,7月7日出生,出生体重仅2740克。回到家待了不到一天,家长带他去治疗黄疸,医生发现他心律过快、呼吸困难,经检查被确诊为“永存动脉干”,这是极为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新生儿发病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

  由于原始动脉干未能正常分隔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导致缺氧血液和富含氧气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同时大量血液流向肺部,产生肺动脉高压,做手术是孩子生存下来的唯一机会。7月17日,父亲带着迪迪转至苏大附儿院治疗。

  正常人的左右心室本应各有一个瓣膜,而患儿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却长在一起,共用一个瓣膜。苏大附儿院心胸外科主任李炘告诉记者,手术的最大难度是要将现有的瓣膜“还给”更重要的左心室,再制作一个带瓣膜的人工血管,重新连接肺动脉和右心室。

  迪迪入院后,经过十几天的治疗,自身肺动脉高压得到缓解,达到了接受手术的要求。7月30日下午1点,手术开始。在体外循环技术辅助下,李炘主刀将肺动脉从主动脉上切下,修补心脏相关缺损和主动脉缺损。再使用一根人工带瓣膜的牛颈静脉,当做桥梁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以便身体建立正常供血。手术精细复杂,历时5个多小时,术后迪迪的心脏畸形虽然得到彻底矫治,可是此时依然无法承担向全身供血的任务,为此李炘运用ECMO设备,替代他的心脏功能,为身体休整赢得时间。

  “ECMO起到临时代替患者部分心肺功能的作用,让心肺得到休息,为心肺自我恢复争取时间。”李炘介绍,ECMO主要原理是将人体内的血液通过导管引出,经过模拟人体心脏功能的“血液泵”,将血液送入“人工肺”,再将氧合血通过导管输回人体。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难关被相继攻克。8月3日,ECMO运转4天后,迪迪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顺利脱离ECMO;8月6日,心脏水肿缓解,关胸成功;8月7日,拔除插管,撤离呼吸机。

  “这个孩子很坚强,闯过了3大难关,目前正在逐渐恢复当中,预期三四天就可以转入普通病房。”李欣说,手术康复后,迪迪就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了。

  得知迪迪一切都在好转,父亲黄先生激动地说:“每次赶到苏州,虽然隔着门,只能从视频里看到他,但听护士说哭得越来越响亮,状态也好,就是最大的安慰,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让宝贝重获新生”。

  据介绍,苏大附儿院已采用ECMO技术救治了十余名患者。ECMO技术用于新生儿,在苏州已经有多例。

  近日,国内唯一进入注册环节的国产ECMO系统在苏州诞生,对此不少医生表示,这一消息让人振奋。“苏大附儿院最早使用ECMO在2年前,目前只有一台进口机器,苏州生产了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ECMO系统,也是很可喜,可以为我们将来大规模临床运用提供更好的条件。”李炘表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增加,医院今后或许会增加更多的ECMO。

  来源:看苏州 编辑/李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