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橱里的青春记忆

2020年08月03日 10:19:43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市民张成志的家中,有一个珍藏了五十多年的五斗橱。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支援新疆时,连队的同志们一起为他和爱人陈立娥打造的。几十年来,数次搬家,这个五斗橱始终保留着。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件家具,更是承载了他们那段为祖国边疆建设做贡献的青春回忆。

3

  张成志和陈立娥夫妇

  1961年,从宿迁大兴中学高中毕业的张成志,考入当时的淮阴一专。但短短两年后,学校就因为种种原因解散了。还没毕业的张成志留在当地的医院跟人学习针灸,而已经毕业的陈立娥则作为技术员去新疆铁干里克支持当地发展蚕桑事业。“到了1964年,劳动局招工,我就去报名,这才被安排到新疆和她相聚。”张成志说。

  这一年,张成志25岁,陈立娥26岁。

  张成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那条去新疆的路。“先火车、汽车、驴车,后来靠腿跑,整整半个月时间才到。一眼望去只有远山和大片土地,绿色不多,房子也不多。”张成志对于那里最初的认识就是房子不够住,年轻的妻子也黑了不少。安顿下来后,他先是在尉犁县和同伴开垦一个农场,后又去了塔里木一场。领导把他和妻子安排到维族老乡家里住。“领导还是比较照顾我们的。当时大多数人都是挖地窖睡在坑里,我们能住进真正的屋子里算很好了。不过我们屋里什么都没有,只能拿门板当床睡,冬天去割苇草铺在上面睡,挺冷的,手脚都生冻疮。”两人就这样度过了在新疆的第一年。

  离家几千里,环境艰苦,但张成志还是想弄几件家具来,让那间临时居住的屋子真正像个家。后来,他听说另一个连队,有个比较聪明的上海青年会木工。张成志通过连长联系到他,请他来设计五斗橱、衣橱、写字台以及饭桌。上海青年聪明且有悟性,没事就喜欢去戈壁滩拉木头回来。然后自己一点点捣鼓,在他以及连队其他同志的帮助下,张成志和陈立娥的小屋家具逐渐多起来,两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2

  五斗橱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疆,生活条件艰苦。塔里木一场驻扎地属于盐碱地,每当下雨,盐碱会被翻上来,庄稼就死了,导致粮食短缺,蔬菜更是稀罕物。日常粮食供应基本依靠从北疆拉过来发霉的玉米面,难以下咽却又别无选择。陈立娥回忆道:“怀孕时我有妊娠反应,什么都吃不下,还要干活。喝的水也是地下挖的,太咸了,他(张成志)给我弄来点糖放到水里我才能勉强喝下去。”

  之后,随着新疆逐渐稳步发展,生活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团里种起了水稻、小麦。陈立娥是技术员,张成志是卫生员,家庭条件有所好转。团里驾驶员去北疆时偶尔还给他们拉一麻袋土豆,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后来,陈立娥调到九连参与嫁接400亩桑树,这在当时是巨大的成绩。张成志则每天背着药箱去畜牧点给羊看病。在新疆,张成志和陈立娥先后生下两儿两女,事业和家庭慢慢都稳定下来。1980年,上级决定把张成志和陈立娥调回宿迁,从此他们告别新疆。

  带着四个孩子和一整套家具,回家的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张成志说:“当时打了一个大木箱,把家具都放进去,放不下的就用草绳捆起来,团里专门派车把家具拉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徐州,家具放在货运火车里,到了徐州我们先回来。这边单位再派人到徐州拉家具。”如今,两人都已年过八旬,家也搬了数次,别的家具都被放在老家,只剩那五斗橱放在现在的家中,虽然边角有些斑驳,但老两口还是不时擦拭,还会对儿孙讲起它是怎么从遥远的新疆运到宿迁的。

  2016年,张成志和陈立娥重返故地。看到如今新疆的面貌焕然一新,两人非常激动。虽然时过境迁,但记忆中的新疆,一直都“装”在那五斗橱里,从未改变,那是独属于他们的青春回忆。

  (来源:宿迁网  编辑/徐夕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