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与乡土人才的默默耕耘不可分
一根丝,蕴含多大能量?
全镇蚕桑种植5万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亩平均收益过万元……在东台富安,栽桑养蚕成了不折不扣的富民产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优秀乡土人才卢克松,他几十年如一日深耕茧丝绸行业,成为业界权威。
作为农业大市的盐城,还有建湖酱醋、硕集卜页、大丰瓷刻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产业。产业兴隆的背后,无不活跃着一群乡土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有乡土人才38万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如何传承技艺、带富群众、振兴乡村?记者近日深入采访,探寻背后的故事。
△盐城乡村新貌
脱贫攻坚“动力源”
“一块木料动辄上万块,开料做得好,利用率就高。即使不规则的,我瞄上几眼,也能预估锯出多少个成品。”老孙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块有用的料”。妻子有残疾,60多岁的他是家中顶梁柱,过去既要照顾家庭,又没什么手艺,生活非常困难。到国艺工艺品公司上班后,他学了开料,几年后成了熟手,收入可观。
国艺工艺品公司位于滨海蔡桥,主要做手工木雕,产品包括木质衣架、笔筒、家具等,公司负责人、市级非遗“陈正彪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陈成介绍,“附近十多名低收入农民跟着我们公司,学一项技术,可以有稳定的收入。”
白手起家的陈成,公司做大后,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做工。对陈成来说,家具定制,利润不高,但也愿意接,因为雕花、木工、油漆等师傅有活干,收入有了保障。由于工作时间灵活,公司还吸纳10多名妇女做产品包装,高峰时有20多人,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多元。
盛夏时节,在建湖县芦沟镇一带,许多农民骑着电动车驮着小瓜、辣椒、蒜头等,大包小包地运往镇郊的何老大酱醋公司,称重,现场领钱,成为乡村一景。“农民家前屋后长的黄豆、辣椒、小瓜、蒜头、萝卜等,我们敞开收购,略高于市场价,去年投入450万元收了750多吨。”公司董事长陈汉山说。
在何老大公司晒场上,上千只大酱缸整齐排开,每只缸大半人高,缸口宽一米五左右,空气里弥漫着酱醋香味。酱醋是何老大公司的主业,目前拥有8项专利,全年销售近5000万元,吸纳200多人就业,包括周围许多低收入农户。
“我和家属2007年进厂,现在两人一年拿到10万块。家里种的豆子,也能卖个万把块。这个收入我们很满足!”56岁的夏守华是何老大公司包装车间主任,他说公司绝大多数员工和他一样来自附近农村,最长的已在公司做了三四十年。
△陈汉山介绍酱油制作工艺
陈汉山说,2007年成立何老大大豆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对农户统一供种、种植、施肥、除草、收割,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目前公司正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将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负责人介绍,乡土人才有自己的绝活、特殊的技艺、致富的本领。实施脱贫攻坚,一个现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挥乡土人才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把乡土人才资源转化为加快脱贫攻坚的“动力源”。为此,盐城市今年首次评选资助乡土人才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对35个乡土人才项目发放资金188万元,包括来自荷兰扎根盐城的郁金香育种专家尼可。
乡村振兴“领头雁”
7月7日下午5点多,太阳已没了中午的毒辣。桑园里,新伐不久的桑条长出拳头大的葱绿叶片,崔成根在半人高的桑园中采桑。“这是夏蚕,养得少,活不多。”在他家宽大清凉的蚕室里,蚕宝宝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家6亩地都栽的桑,行情好的话,一年四季蚕能挣7万5,行情一般也有5万左右。”老崔62岁,栽桑养蚕30年,是富安有名的养蚕大户,“今年疫情影响了出口,我们本来都担心春茧价格,但是没想到还卖出了去年的价格!”
保障老崔利益的,是首批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富安茧丝绸公司。和富安茧丝绸公司紧密联系的,是10万个像老崔这样有丰富经验的蚕农。“我们掌握国际高档生丝定价权,所以有底气和实力,不让蚕农利益受损。”公司董事长卢克松说,“我们的茧丝绸为什么能做到全国一流?因为我们的蚕茧做到了全国一流!我们与蚕农共进退,只要有新技术和新机具,都第一时间向蚕农推广,确保蚕农种最好的桑,产最好的丝。”73岁的卢克松,大半辈子心思都围着蚕和桑转。
“全镇农民三分之一收入来自蚕桑。”富安镇党委书记储开华颇为感慨,“发展乡土人才,如果能够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提升产业的融合度,得到老百姓认可,就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仇春辉察看桃子生长情况
80后的月青桃园公社创办人仇春辉是名“新农人”,“今年是回农村创业的第8年,前5年基本穷得叮当响。”成了冬桃种植专家的仇春辉,近年来着手破解销售渠道的难题。“去年,我家桃子销售300多万元,全部走电商,高峰时段每天下单9000箱。”仇春辉看准了互联网里蕴含的商机,组建电商销售团队。“月青村是个特色果品村,有猕猴桃、葡萄、水蜜桃、草莓等。于是,我们以地区为名,成立月青桃园公社,除了卖冬桃,还帮助周边种养大户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
今年疫情期间,一些种植大户遭遇销售难,批发渠道断了,上门采摘更是零,眼睁睁地看着熟透了的葡萄、草莓等无计可施。仇春辉将自己的电商平台向大家开放,在市区推出蔬菜、水果等套餐销售,短短几个月帮乡亲们带货200多万元,降低了损失。
一个人催生一个产业,一个人带动一方发展。依托“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等区域产业特色,盐城市发挥各级乡土人才带动作用,组建520多个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吸纳就业或入社3.1万人,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5.7亿元,形成集聚一批乡土人才、壮大一群特色产业、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头雁效应”。
技艺传承“关键人”
“新厂房3000平方米,四条卜页生产线、一条豆干生产线、一条豆腐生产线、两个冷库,还建有非遗展览馆,计划9月投产。”7月8日下午,鲍春带领记者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厂房,“我对祖传的卜页工艺很有感情,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
“清末,祖先创办卜页作坊,手艺一直传承至今。我小时候是在卜页店长大的,儿子鲍春也是。”“姜大姐硕集卜页”负责人姜乃梅说,生意做大了,她和丈夫年纪大了,感到力不从心。2018年底,儿子辞掉上海收入可观的工作,回来帮忙。
铁锅烧浆、柴火慢煮、盐卤点制,坚持这些祖传工艺是卜页好吃的重要原因。其中,盐卤点制技艺被收入市级非遗名录。“做小而美的企业。”鲍春对未来有了清晰定位,“不想盲目扩张,规模适当、有口碑、质量好、盈利能力强。新厂房虽然会引进一些机械,但部分关键工艺不会变,只为留住传统。”
一只小巧精致的瓷质茶叶罐,经过一刀刀敲打雕琢,栩栩如生的丹顶鹤振翅欲飞。作品被选作国礼、“江苏工匠”、正高职称……在瓷刻大师陈银付身上,一个乡土人才所能获得的荣誉、称号,他差不多拿全了。
△陈银付(左)与大学生交流
“现在工作重心,主要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陈银付说,“我有4个徒弟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团队有10多人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陈银付2013年创办瓷刻工艺厂,经过多年发展,从最初的5人工作室发展为行业内知名瓷刻企业,带动100多人就业,年平均工资5万元左右。
“我们和大丰的小学开展合作,推动瓷刻技艺进校园,瓷刻社团成了‘王牌社团’,有600多个孩子学习了解了这门技艺。”陈银付兴奋地说,“今年我们还将和区教育部门合作,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孩子们中推广瓷刻文化,让他们体验瓷刻,发现培养一批小传承人。未来,希望能够和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让这门技艺有更大发展空间。”
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盐城市实施了乡土人才“百千万”培育工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培养100名“三带”标兵、1000名“三带”能手和10000名“三带”新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