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辽宁省大连市的陈邦兰老人,今年80岁,她的故乡在宿迁耿车镇。年轻时,她随军去了大连,在部队大院度过了大半生,半个世纪过去了,她总是眷恋生她养她的故乡。最近,她在网上看到宿迁晚报开辟“掖在心头的记忆”栏目,特意联系记者,讲述她53年前,第一次进军营探亲的难忘经历。
陈邦兰近照
以下是这位老军嫂的讲述: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我不禁想起,在军旗飘扬的军营里,我生活了几十年,那是我人生最幸福最骄傲的时光,也是我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进军营,直至今日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那是1967年初,在大连空军某部工作的丈夫突然来电报:“有任务取消探亲,速来队探亲。”“军令”如山,我只好依从。我孤身一人第一次离开宿迁的亲人,乘车于3天后抵达大连某空军基地。
部队早早为我安排好政治部家属宿舍,暖气房间收拾得朴素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显得明亮温馨。几位邻居家属跑来看望,并亲切询问需要什么,还端来饭菜,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们乡音虽浓,但我却感受到她们的热情,第一次觉得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家属亲如一家,初感军营的友爱温暖。
第二天早饭后,我同临时来队的两名家属出去转了一圈。基地有外场,作飞行训练场地,内场军营为生活区,那是一排排红砖青瓦、三层俄式建筑的楼房,幽静整洁便于训练休息。西面为家属区,是各式错落有致的低层楼房,各种设备应有尽有,满足内场生活所需,方便得很。
到部队第二天下午,我应邀参加政治部一名军官的婚礼。在政治部会议室,室内布置很喜庆,围成圆型座位上,摆满喜糖水果等。政治部主任是证婚人,科长为司仪。政治部干部及部分家属,甚至连上级来办事的两名部长都来了,室内座无虚席,大家喜笑颜开,争相发言祝福。孩子们歌舞助兴,好不热闹。尽管没有婚纱和鞭炮,但这是一场简朴而又有意义的婚礼,更是一场革旧创新的婚礼,是军营特有的新风尚。
夫妻俩中年时代合影
听丈夫说,政治部要举办一个教育展览,正缺少讲解人员,部队领导考虑到我在地方有做讲解员的经历,便邀请我做讲解员,我欣然答应了。首长很重视,他与一部分同志早就到各地飞行员家里访问,选取典型,把材料汇编成家史,把照片、家史精心设计绘在一个个画板上,组建成了一个完美的“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室”。
我与另外两名飞行员家属承担解说任务。记得我担任了王铎、夏中会等飞行员家史、个人成长史的解说,每天在展览室对着板面一遍遍认真背词,力求发音准,尽力用真情来感染听众。展览教育工作开始了,基地首长及所有住队人员,包括在校学生,分期分批有次序地进展览室接受教育。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我每天口干舌燥,但一点也不感觉累。
在这项活动总结会上,“空军飞行模范”师长耀先首先发言,表扬全体工作人员辛苦和成绩,并高兴地传达空军首长的赞誉,说用飞行员的家史来教育飞行员,是成功有效的,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要求空军各部队学习照样办。大家都很高兴地鼓掌。随后,一位副军长在讲话中,着重说我们非军人的三名讲解员讲得好,同时又说:“小陈同志在探亲期间帮我们大忙了,讲得声情并茂,谢谢!”我心里美滋滋的。
有一天,政治部通知我们三名讲解员和两名探亲飞行员家属,由王参谋带领去机场参观飞行训练。一路上,王参谋向我们介绍一些飞行常识。到外场飞行场地,车围机场行驶一圈,以便我们了解机场概况。机场很大,映入眼帘的是停机线上排列整齐的一架架银白色的战机,雄壮威武,真是豪气之至!抬头远望机场中间,竖立一个高高的塔台,可环视四周,用于飞行指挥。看机场东面,南北排开一个个土堆。我很好奇,原来那是隐蔽飞机的机窝。飞行快开始了,王参谋领我们在塔台下观看。
只见穿着黑色工作服的一队地勤人员,各自仔细检查飞机状况。少顷,又见一排武装待飞、英姿飒爽、步伐雄健的飞行员走来,站到各自飞机前。地勤人员签字后交给飞行员。塔台发出信号弹,一道绿光腾空而起,这是开飞的信号。“XX号可以起飞!”继而发动机响起,飞机顺着跑道向前滑行,越来越快,猛地机头昂起,飞机剑似直插云海,飞向蓝天。接着,有两位飞机员同时入机舱,那是长机和瞭机在飞行训练。过一段时间,第一架飞机训练完科目后要求返航,这时塔台发指令:“XX号可以返航!”只见飞机低空绕机场,然后对着返回跑道俯冲下来。飞机从高空带着强音和强大气流,风驰电掣地进入路道,渐慢滑行,停稳在停机线上。飞行员出舱,飞机交给地勤人员。紧接着,机组陆续完成规定训练项目,最后都把自己的飞机平稳停在停机线上,训练项目完美结束。
我知道,飞行员真正训练很复杂严格,有夜行训练、复杂气象训练等。我所感受到的,是人民空军的辛苦和伟大,是战无不胜的铁军!
不知不觉中,探亲假结束了,我带着部队首长热情的关爱,心中装着人民军队革命的精神和荣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温暖的革命大家庭。回想这一个多月在军营里,感慨很多收获很大,成了我几十年最具有意义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