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苏萍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从爱国诗人屈原仰望星空发出充满理性哲思的《天问》,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从“嫦娥奔月”梦想成真,到“天问探火”正式启航,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在矢志不渝的追梦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传奇。“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升空,意味着中国航天强国事业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也必将为人类深空探测研究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天问探火”标注中国航天新高度。正如《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的文章指出,火星登陆是太空探索中最具挑战性的壮举之一,此前从未有国家在首次探索火星任务中就做到环绕、着陆和巡视“三连胜”。国际上对于火星的探测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先后发射44个火星探测器,但任务成功率只有50%左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跨越大,瞄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明确提出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绕、着、巡”三大任务。这既体现出中国航天赶超全球先进水平的雄心和自信,也是世界航天史上又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天问探火”见证伟大梦想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6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追梦的伟大历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见证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人胸怀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发扬航天精神,在航天强国征程上孜孜以求、一往无前,“大火箭”梦圆,“胖五”飞天,“嫦娥一号”登月,“天问一号”再度问鼎世界航天高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熠熠生辉。
“天问探火”闪烁命运共同体光辉。茫茫宇宙,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梦想的星球。美国行星学会主席吉姆·贝尔说:“‘天问一号’将在火星轨道和表面等处的探测中提供更多数据,对于人类研究火星非常有帮助,希望中国团队能够与国际同行共同揭开火星环境演变之谜。”我国火星探测是一个开放性科学探索平台,不仅有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多地研究机构参与研制过程,而且与欧空局、法国、奥地利、阿根廷等组织和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提高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知,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体现大国担当,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生动实践。
星辰,尽在眼前;梦想,触手可及。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从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到摆脱地球引力、走向更远的深空,“天问探火”这一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鼓舞我们追梦不停步、奋进不懈怠,向着浩瀚银河“乘风破浪”。(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