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长五‘就位’,目标:火星!”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经官宣,瞬间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今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正式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可以说,“天问一号”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的最新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不惧风险挑战、勇于创新突破、敢于登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力量。
航天事业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天问一号”于2016年1月批准立项,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打造出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拳头产品”,我们创造了东方红一号,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二号“太空之吻”,嫦娥三号月面精准避障实现软着陆、巡视器月面巡航等一系列航天成就,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行,瑰丽地球和深邃太空之间的一去一回,不仅勾画出文明古国矢志奋斗的壮美画面,也开启了中国新的航天时代。
“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这个理念使航天事业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取得新的辉煌。截至7月6日,2020年中国航天完成航天发射任务17次。无论是5月5日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开启空间站时代,还是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布阵太空,都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航天为什么能?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这句话令人深思:“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确实,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源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来自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火星,我要来了!”从开启征程到任务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留在了星辰大海、万里苍穹,这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天问一号”点燃亿万人民奋斗激情,就让我们带着九天逐梦的初心、风雨兼程的拼搏,收获更非凡的成就、实现更美好的未来。(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