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7月11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同行 维护国际物流畅通”。当前,各地推进港口建设、升级运输装备、提高航运能力、开展海洋科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涉海事业发展。
自1405年开始,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远洋的序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中国印记。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点缀着数十个港口城市。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有“舟楫为舆马,巨海化夷庚”的海洋战略和“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海洋意识。现在,海洋仍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建设海洋强国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着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沿海防护林建设、滨海湿地修复、红树林保护、岸线整治修复、海岛保护、海湾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成效,局部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境退化趋势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状况总体呈现趋稳向好态势。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就要保护海洋、关爱海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一汪湛蓝海水,实现“以海强国,人海和谐”。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拥有无穷的潜力。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考虑和必然趋势。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海洋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极作用愈发显著。落实“海洋强国”战略,需要努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蓝色经济新业态。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基础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强化海洋创新链平台构建,在深海开发、远洋探测、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科技项目,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着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必须走开放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在全球治理特别是全球海洋治理领域贡献的又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人道主义行动,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到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的制定与实施;再到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一直在行动。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就要坚持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为引领,以开放、自信的姿态促进公平正义的国际海洋新秩序。要加强国家间对话与协调,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的功能性合作,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共同增进海洋福祉。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在习近平“海洋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经略蓝色国土,实现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有信心守护这片蔚蓝深海,留下永续造福人类的“蓝色银行”;有信心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