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高志鹏 王晟 7月11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自公元1405年郑和登上宝船扬帆起航,六个多世纪过去,在全世界航海家们的不断探索下,新航路被开辟,新大陆、新岛屿被发现,蓝色海洋逐步串联起整个世界,开放、沟通与贸易就此让人类成为无法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每逢航海日,必要追思“老前辈”们:七下西洋的郑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试想一下,若是这些“前辈”今日海上相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郑和:没有哪里是一艘船去不了的,如果有,就200艘
首先进入海域的是迪亚士和达·伽马,两人曾经都是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线的开拓者。1488年迪亚士指挥着3艘船到达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则带领着4条船绕过好望角,继续向东方航行。
南非好望角 图片来源:东方IC
紧跟在后面的是哥伦布和麦哲伦,1492年哥伦布指挥着3艘船到达了美洲大陆,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则用5艘船完成了环球航行。
突然,一支大大小小200艘船组成的船队径直驶来,瞬间把这片海域挤得“水泄不通”,先到的几人差点被挤得搁浅,定睛一看,原来是“老前辈”郑和来了。(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从苏门答腊岛到印度半岛,再到阿拉伯半岛,船队规模庞大,最多时大大小小各类船只达200多艘。)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达·伽马船队对比
迪亚士、达·伽马:“200条船?这天还怎么聊?告辞告辞。”
“船多就能为所欲为啊?”哥伦布先生脖子一横:“给我3条船,就能发现新大陆!”
郑和微微一笑:“船多,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他的船队分工明确,运输、运粮、居住、作战,统一指挥,令行禁止,七下西洋,大多凯旋而归。
麦哲伦打圆场:“友谊第一,船(pai)队(chang)第二!”
说话的功夫,又一艘“巨轮”横在他们面前,那是郑和船队的旗舰——宝船。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旗舰的长度对比
麦哲伦:“……郑前辈,您这友谊的小船……有点大!”
哥伦布:“有宝船了不起啊?要不是值班水手喝大了,我的旗舰‘圣玛利亚’号怎么会在海地搁浅?”
郑和:“你的旗舰有我的大吗?”
哥伦布:“可我发现了新大陆!”
哥伦布:新大陆,据说是我发现哒
“不是你!”维京人莱夫·埃里克松突然跳出来:“我在公元1000年左右便已经发现了北美洲!”
维京人的北美探险之路
莱夫的父亲是挪威流亡海盗红发埃里克,他开拓了两个古代挪威人拓荒的路线,分东西线,位置都在格陵兰海域上。有观点认为莱夫在挪威返回格陵兰的航线上第一个发现了今日的北美洲,美国国会还在1964年宣布10月9日为“莱夫·埃里克松日”,以纪念这位踏上北美领土的第一个欧洲人。
美国的莱夫·埃里克松铜像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那为什么大家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呢?
哥伦布直跳脚:“因为,因为……我引领了大航海时代啊!”
15-16世纪,全球主要的航海活动时间轴
麦哲伦:太平洋不太平——怪我咯?
眼看船队数量和大小都比不过郑和,起航时间比不过哥伦布,麦哲伦准备在航行距离上做做文章:“看见那片最大的海吗?那叫太平洋,你们几位,嘿嘿,谁去过?”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从西班牙起航,顶着惊涛骇浪,最终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并驶进一个海峡。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航路更为凶险,风浪不止,暗礁遍布,到达海峡西端时,麦哲伦船队只剩下3条船,队员也损失了一半。
麦哲伦海峡
但是在之后驶向菲律宾的一百多天航程中,麦哲伦船队却没有遇到过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饱受风浪之苦的麦哲伦便将这片平静的大洋命名为“太平洋”。
可惜,太平洋没有保太平。麦哲伦叹口气:“当年我的船队横穿太平洋,太久看不见陆地,食品和淡水紧缺,蔬菜也不够吃,只能嚼干面包。更可怕的是坏血病肆虐,我的船员好多都因为坏血病身亡了,环球航行3年,宝宝们苦啊!”
大航海时代开启:从此世界没有孤岛
时间再调回到现代,无论是郑和七下西洋沟通海上各国,还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打通北美航线,或是麦哲伦历时三年环绕地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连结了全世界。自航海时代之后,没有哪里可以称自己是孤岛。
大海不仅见证了贸易往来造就的福祉,也见证了战争掠夺带来的伤痛,无论过程如何,新航路的开辟始于打破垄断和避开高昂的贸易壁垒,在六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条信念依旧未变。即使有再多的惊涛骇浪,大海依旧在那里,为勇敢的探险者敞开怀抱。
(本文所述内容除历史事实之外,航海家之间的对话均属虚构。)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制图信息参考:《明史·郑和传》、新华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