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江苏--宜兴:践行“两山”理论,创新全域旅游格局

2020年07月09日 15:00:50 | 来源:荔枝游天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宜 兴

  作为“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早已声名远播

  近年来,宜兴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目标和要求,紧密围绕“全”字做文章,坚定“全要素”整合的路径选择、突出“全链条”打通的发展取向、强化“全方位”参与的格局构建、注重“全市域”布局的协同推进。

  位于宜兴高铁站附近的市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

  放大中心效应

  构建三级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抵达宜兴的第一站,记者团来到了位于宜兴高铁站附近的宜兴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中心作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旅游运转体系中起着基础性、枢纽性作用。工作人员介绍到,宜兴高铁站处于城市中心,更是内外交通最重要的枢纽。“因此,我们把最合适的位置、最稀缺的资源配置都给了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因为它是展示宜兴全域旅游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载体。”

  宜兴构建了“1+9+N”的市、镇、村企三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使“中心”功能远远超越传统旅游集散中心的“集”和“散”,充分发挥了综合效应。它以“丰富、互通、便捷”为目标,设置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形象展示、书香驿站等一站式服务,还打造了全域旅游智慧化一机游平台“玩转宜兴”。可以说,宜兴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本身虽然只是一个“点”,但展示的是一座城,服务的是八方客。

  全域旅游乡镇分中心也是宜兴地源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体验中心

  宜兴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中就可以

  明确自己的游览路线

  政策加速突破

  旅游引领助力绿色发展

  前些年,村村炸山采石搞加工,给当地生态带来了破坏。关停矿场,修复矿坑,重大旅游项目主要领导带头招引、挂钩服务、全程代办,推出“重大项目供给一批、乡村旅游租赁一批、矿坑修复改造一批、产业转型腾挪一批、环境治理整治一批”的旅游用地“五个一批”工程,保障旅游发展用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三年来,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重大旅游项目22只,总投资662亿元。

  2019年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雅达阳羡溪山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百姓致富带动百姓致富。2018年初,人民日报发布《“金张渚”又回来了》,说的就是宜兴张渚镇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情况。

  游客可以在茶的绿洲中骑行

  以旅游化引领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用“竹海茶洲”的理念打造生态旅游核心区。宜兴政府投入28.4亿元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844项,关停化工生产企业286家,水质优Ⅲ比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较2016年分别提升41.5、25.7个百分点,到深氧界深呼吸已成为金字招牌。

  一镇一特、一村一品

  创新全域旅游格局

  生态环境好了,游客来了,怎样留住他们呢?一幢幢闲置空房能不能用来发展“民宿”带动旅游呢?宜兴市深入探索在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不变的基础上,在使用权上做文章——引资租赁经营。

  龙隐江南整体开发前

  龙隐江南整体开发后

  在宜兴经营了近20年酒店业的杨伟春2016年欣然而至。他与镇政府、村委会签下经营15年的三方协议,省庄村金家组77户村民,有14户出让15幢房,流转20多亩地。龙隐江南民宿对这些农房结构不动,外立面强化民居元素,内部设施全部现代化,装了地暖,冬天也不冷。不仅如此,民宿反聘农户的剩余劳力作为员工,农户有和租金收益,又有了工资收入。

  龙隐江南民宿内部

  位于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西南面的龙山民宿村,同样形成了成熟而丰富的民宿村业态。“篱笆园”创始人黄亚云用15年时间,和村民一起,把洑西龙山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民宿村。

  龙山民宿村

  过去挖矿山吃资源饭,后来保护矿山恢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开始增多,黄亚云开始了农家乐的经营。那是2005年。篱笆园能经营好是契合了民宿行业的兴起。去年年底,上川·一舍正式开业,占地30亩的民宿只有20多间客房,“乡村度假越来越重在品质,上川·一舍这次不仅是一家精品民宿,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的设计更倾向于度假院落,每一扇窗外都有一个景观,树、草、花、水系都经过精心设计,它更符合现在游客对住宿的要求。

  上川·一舍庭院

  从乡村旅游的初级产品,到对民宿业态体系的摸索,黄亚云实施“篱笆驿站”乡村客栈联盟营销模式,建立标准的同时鼓励经营者放大个体特色,形成不同乡村旅游产品,使民宿村不断升级。

  有了民宿经济,百姓渐渐富了起来,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大道上跑部前进。夜宿民宿,白天可以前往龙池山自行车公园骑行、去“古阳羡茶园”采茶、去宜兴竹海感受竹风袭来,满足了人们“坐拥太湖,背倚竹海,在茶田采撷,在村落里栖居”的想念。

  “茶禅四月到宜兴”、“金秋十月醉陶都”两大旅游季,以及国际马拉松、杨梅音乐节、目连文化节等品牌节庆,更好地汇资源、聚人气、促发展,使宜兴实现了文化、旅游、体育的有机融合。

  以文旅带动乡村振兴实践,突破瓶颈,争取省公安厅试点解决乡村旅游合法身份问题,创新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宜兴从粗放随意的1.0版本到人文诗意的5.0版本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积累起的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拓宽乡村振兴渠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