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受疫情影响,这届考生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疏导压力,江苏省多家医院都开设了高考减压门诊。
【紧张、焦虑情绪考生不少】
在苏州广济医院的心理诊室内,一位高考考生正在心理咨询。考生说,他是文科生,数学比较薄弱,上网课后觉得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内心非常焦虑。
“他会有一些挫败感,这时候就挺焦虑的,误以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降了。”苏州市广济医院心理治疗师权昕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一个月以来,类似这样焦虑问题考生的就诊量明显上升,南京脑科医院平均每天接待十多位高三考生。
医生介绍,除了部分本身存在心理疾病问题,绝大多数是担心考试考不好,常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紧张盗汗、呼吸急促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下因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产生的挫败感:“平时上课,好多时候自我管理能力差的话,老师在管着,老师基本上把他们安排好。因为疫情的影响,刚开始甚至在家上网课,他自我管理就不是那么好,所以面临高考就感觉到自己没有复习好、没有准备好,没有怎么样,更多的是这种紧张焦虑情绪。”
【可尝试想象脱敏法进行自我调节】
此外,高考延期一个月,对于部分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烦躁感和焦躁感导致睡眠出现问题,造成记忆力、注意力下降。
对此,专家表示,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紧张、失眠是人的正常心理应激,不用过于在意。如果反应比较强烈,可以尝试用心理学上的想象脱敏法自我调节,也就是越害怕什么越在想象中接触它:“通过想象还原参加高考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学校,如何进入考场,想象我们如何应对每一道题,难题怎么办?容易的题怎么办?怎么去处理它?通过想象实际上是给我们多了一次或者两次机会,我们应对它可能更有方法了。”
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疏导:“我们握紧拳头,用力握紧,还可以默数6秒,然后快速放松。这时候把我们手里的紧张感一下子释放出去,会有一些轻松愉悦感。”
【最后几天 保持稳定的作息和心态】
专家建议,接下来这几天,考生要做到一个字“稳”。首先是稳定的作息时间,如果本身作息比较规律,不要做过多改变;作息不规律的考生,则根据考试时间调整作息,赶紧适应考试节奏。其次是稳定的心态,抛弃一些消极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很笨、比别人差、担心生病等。
“可以把自己放到当下、此时此刻来,此时此刻要做什么,去做此时此刻应该做的这件事就可以了。”心理医生说。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建华、史斌燕 苏州台、常州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