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炜剑社交软件的签名写着这样一句话:“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行”。
短短一行字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郭炜剑,90后,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南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4年从南京晓庄学院毕业后,他和众多毕业生一样面临就业选择,是留在省城做一名中学老师还是回到家乡宝应做一名大学生村官。
郭炜剑出生于农村,家人本希望他寒窗苦读后能留在大城市,且作为师范生留在省城做中学老师再合适不过。
但考虑再三后,郭炜剑还是选择回到苏中农村,把自己梦想的种子埋在他所热爱的土地。
修路,修的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2019年以前,南场村是市级软弱后进村、县级经济薄弱村,全村负债达91万元,经济落后,发展乏力,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愿到这样偏远贫困的地方就职。
已经在宝应其他乡镇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郭炜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请缨来到这里。
南场村处于三镇交界之处,十多年前修建的主干道宽度只有三米,会车都很困难,严重阻碍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郭炜剑认真研究政策,来回奔波两个多月,最终拿到700多万项目资金提档升级村里中心道路。如今,这条路宽5.5米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南场村的出行难题,打通了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摘“穷帽”增收入,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郭炜剑继续摸家底子,走访群众,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厘清可利用资源后,认为南场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
为摘掉“穷帽”,他在土地上做文章,在壮大集体收入上下功夫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一、平整沟河,从而增加了村集体138亩基本农田,净增集体经营性收入12万多。
二、加大对各个村民小组土地流转的力度,通过讲政策说道理的方式,与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沟通,使土地流转规模达到了80%,净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
三、完成土地整理,把废地变废为宝,增加耕地82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91万元。
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里债务基本还清,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营销跟上质量,打造“互联网+农业”模式
作为一名90后,郭炜剑深知,仅靠农产品质量好难以打开销路,营销也得跟上。
南场村村民陈宝剑夫妇曾看好稻虾生态混养的前景,因此承包了村里115亩土地,种植“渔稻米”。它只适宜在优质水体种植,生长周期170天,一年只长一季。
辛勤劳作了一年,稻米丰收了,但是销售却让他们犯了难。顶着卖房的压力创业,如今却卖不出去产品,俩人心急如焚。
郭炜剑知道情况后,便以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以2元一斤的高价向陈宝剑收购了2万3千斤“渔稻米”,为陈宝剑夫妇增加了四五万元的收入,这才解了陈宝剑的燃眉之急。
为何收购滞销渔稻米?郭炜剑说道:“这种米是生态大米,品质非常好。只要营销上花点功夫,肯定不愁销路。”
郭炜剑与当地一家米业公司合作进行深加工,同时找朋友帮忙题广告词,请镇上学校的美术老师手绘了牛皮纸的包装盒,将米分装成5斤一袋,再以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进行销售。
把普通的农产品变为商品,进而打造成礼品,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渔稻米的附加值。如今南场村也逐渐开展网络销售,突出产品的生态、绿色,渔稻米供不应求。
经过谋划包装,去年一季的稻米就给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了将近30万,不仅解决农户困难,同时又为村里增加了效益!
靠谱“暖男”伸援手,热心公益做教育
郭炜剑为群众办实事,带领落后村成为先进村。南场村的老书记曾这样评价郭炜剑:“相当靠谱”!
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得知村民夏祥无法为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找到一张透析床位,郭炜剑急忙带着病历,去县城医院一家一家寻找床位,又到卫生部门请求帮忙,最后在隔壁镇上替村民找到了一张珍贵的床位。
夏祥十分感激地说道:“关于我母亲透析这件事,郭书记比我这个儿子都上心,真是个暖男。村里人都很信任他,他虽然年轻,但是肯办事、有办法,是个好干部!”
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暑假期间常常无人看管,郭炜剑积极组建了“希望村塾•安民”义务助教团队,自己也利用师范生的专长,坚持每周末为孩子们上课。
同时,在镇工会的关心下,郭炜剑倡导成立了南场村“关爱驿站”,开设了多项课程,带村里的留守儿童到城里看电影,做陶艺。
而此前,孩子们都没有体验过这些。
有人问,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你留在农村,把工作做下去?
郭炜剑这样说道:“大学毕业之后就到农村工作,对农村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非典时期,我正在上初中,那个时候是别人在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如今角色转变,我也要守护我们全村。”
被问及向往的生活时,他回答道:“美丽乡村,家人相伴。”
近日,郭炜剑被授予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王冰蕾 陈浩 编辑/张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