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苏北治淮总指挥部迁到扬州,开启半城治淮史

2020年06月30日 07:09:28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国家记忆》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唤起了人们太多的治淮记忆。扬州城区的“治淮礼堂”、“治淮新村”铭刻着扬州人的治淮过往。69年前,苏北治淮总指挥部迁至扬州,从此扬州开始长达5年的半个城市治淮的历史。

  苏北治淮总指挥部

  曾设在东关街282号大院

  新中国大规模的治水事业,是从治理淮河起步的。治理淮河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由于扬州地处淮河的尾闾,并在三江营归江,所以治淮战线中,较长一段涉及到扬州境。

  1952年1月5日,治淮委员会将下属的苏北工程指挥部改为“苏北治淮总指挥部”,由惠浴宇担任指挥。当年6月1日,苏北治淮总指挥部由淮安迁至扬州办公。总指挥部设在今东关街282号大院内,治淮新村、治淮礼堂等应运而生。

  29日,记者来到东关街282号大院,它位于东关街北的中段,坐落在安家巷丁字路口的西侧。苏北治淮工程的大部分规划、设计蓝图,均从这里作出。据当地老人说,大院是扬州一位盐商尚未完全建成的私家院落。

  市水利专家徐炳顺说,苏北行署还将安家巷至北城根(现为盐阜东路)方圆约60多亩土地,连同准提寺一并划出来,作为总指挥部用房和建设基地。指挥部专家进行了全面规划,大量植树绿化,积极美化环境,并开始了第一期工程。院内兴建了当时具有较高标准,并具俄罗斯风格的治淮大礼堂,一段时期扬州机关许多大的活动,几乎都在那里举行。治淮大院内,还建了两座办公大楼和十几幢有一定规模、面积较大的教室和办公用房。

  “治淮指挥部在扬机构的驻地,都是以东关街指挥部为中心,分布在‘双东’四周街区的,其中在治淮大院以北,建有工地医院(后来为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勘测总队基地。”徐炳顺说,治淮大院以南,建有治淮招待所和基建工程处东关街职工宿舍大院等。与此同时,指挥部对扬州地方水利、城建、道路、桥梁配套等方面,也均有较大帮助和支持。

  1956年省治淮指挥部迁往南京,但大部分下属单位仍留在“双东”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举时期,省治淮指挥部进驻扬州,对当时扬州地区的民生、经济和知名度提高,都是一个很大促进。

  非常热闹,人来人往

  还有不少外国人

  为了方便治淮工程方面的工作会议及活动需要,在靠近指挥部的花旗所(即今治淮新村)内建了治淮礼堂。它的规模在当时的扬州不算最大,但它的建筑标准却是最高的。且不说内在质量,单就其造型,不仅端庄大气、富有民族风格,而且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犹让人称道。比如,它的廊柱、地坪均为彩色的水磨石,显得华丽而不俗气,两侧的窗户则为彩色的玻璃,并饰以深褐色的木条造型,工艺相当精致。

  王成彦老人回忆:治淮礼堂落成后,苏北行署和扬州市机关的一些大型活动几乎都在这儿举行。现在安家巷一带除了治淮新村,还有几栋老建筑能让人联系到当年的治淮工程。记者与81岁的老住户马老聊了起来。“我现在居住的这房子,当年就是苏北治淮工程总指挥部的员工宿舍。那时候,这个地方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大多穿蓝布衣服,偶尔也能瞧见有个把女人穿着一种叫‘布拉吉’的碎花裙子,走起路来很漂亮。连平时难见到的小汽车,也天天开进开出。好几次我还瞧见了几个外国人呢,听说是国家花重金请来的水利专家。那个时候在外面说起安家巷,几乎没人不晓得。”

  根据时任苏北行署主任的惠浴宇回忆,当时,苏联援华的著名水利专家布可夫也曾在大院里工作和居住过。苏北治淮工程首期方案就是布可夫和水利专家王元颐、陈志定等人一起制定的。此外,布可夫还和王元颐一起设计了苏北第一座大型节制闸。这座长700米、泄洪流量达每秒1.2万立方米的的大闸,仅用了9个月就完工。

  挑退了洪水,挑来了水源

  每个县常备民工达二三万人

  扬州治淮是全流域最艰巨的,这里处于淮水末端,来量最大、水位最高、险段最多,是国务院挂牌的防汛重地。扬州民工为此付出了很多。

  1953年修建三河闸,县里共去11100多人,浩浩荡荡,气势非凡。民工任务主要是挖河筑堤,挑土抬土。天麻麻亮上工,晚上天黑乎乎收工,披星戴月,扁担头上带霜。住的“滚地龙”,下面垫柴席、稻草。寒冬腊月,冰封雪飘,土坚地硬,大锹挖不动,就用镐头一点点地刨。一担土百十多斤,挑到堤上要爬几个坎子,上来下去,气喘吁吁,腰酸腿疼。挑一方土仅几毛钱或斤把米,收入微薄。早晚喝稀饭就咸菜,中午吃干饭,一碗白菜汤,生活相当简单。就这样,没人叫累,无人喊苦,大家虽苦犹荣,时不时有人哼几句家乡戏。

  当年参战民工夏心怀说:“三河闸工程原期限三年,结果8个月完成了。”据了解,治淮那些年每个县的常备民工就达到二三万人。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民政部长谢觉哉曾到扬州来过,他听到汇报后,感慨地说:我们伟大祖国,正是由于这些农民的肩膀,挑退了洪水,挑来了水源,挑出了一片新天地。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