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黄路莹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只白鸽沿着长江,在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间往返。它目睹了啃老的巨婴,出轨的丈夫、上“前线”的新娘、 失和的父子……这一个个普通的、鲜活的人物,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成长蜕变。由南京市话剧团创排的抗疫大剧《飞向春天的鸽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角,消解宏大叙事回归小人物命运,在鸡毛琐事中展现人性的平凡与伟大。
《飞向春天的鸽子》由原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宏创编剧本,著名导演胡宗琪执导,这也是胡导继话剧《沦陷》、《一叶知秋》、《雨花台》、《杨仁山》之后第五次与南京话剧团合作。
最接地气 挖掘小人物的鲜活故事
6月28日,《飞向春天的鸽子》首次开放媒体探班。于东江、崔钟、杨彦、李竹、霍蓉等主要演员正在现场进行紧张的排练。南京的梅雨天闷热异常,在剧中扮演“啃老族”莫文斋的杨彦身上穿着厚厚的浴袍,胡子拉碴,头发蓬乱,活脱脱一个中年“废柴”,莫名喜感,让记者一时无法相信他就是扮演“杨仁山”、“陶行知”的杨彦。“这是部悲喜剧,没那么压抑,它不仅仅讲述疫情本身的故事,更体现了疫情之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杨彦透露道。
除了演员的身份,杨彦还是南京市话剧团的副团长,他时刻都在思考,关于抗疫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何能突出重围,作为南京人发声呢?杨彦表示:“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还是在大灾大难之下,我们关注的始终是普通人。不做空洞的宏大叙事,而是从小人物身上挖掘鲜活生动的故事,以小见大,这也是南京话剧团做戏一贯的风格。 ”
最匠心 特制口罩确保台词清晰
李竹是南京话剧团演员队长,在《飞向春天的鸽子》中扮演一名悲情的未婚夫。在结婚前一天,未婚妻不顾他的反对坚持上“战场”,两人自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最后未婚妻感染新冠肺炎,不幸离世。这是个感情很浓烈的角色,李竹每天早上八点多到下午五点多,除了中午匆忙吃个饭,基本上全天候泡在排练室,有时下班后还拉着搭档对戏,不断地揣摩,分析这个角色应该如何演绎。
从6月1日建组后,剧组就进入了紧张的排练。因疫情尚未结束,防范不能松懈,演员们在排练的时候全程戴着口罩。闷热不说,最重要的是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听不清楚对方的声音,影响对戏。不过,李竹透露,正式演出时,演员的口罩是特制的,确保声音不受影响。
最惊喜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参演
“我们邀请了驰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参演。”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透露:“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据了解,该剧共邀请了8—10名医护人员,在剧中他们穿上隔离服,演绎自己忙碌的工作日常。在剧的结尾处,参演的医护人员会被邀请上台,这也是该剧给观众最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