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国家管制精神药品 南京一精神病医院医生受到惩处

2020年06月24日 14:37: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体内藏毒,偷越国境跨省贩卖;精神病医院医生贩卖国家管制精神药品;伪报品名进口非医疗用途精神,为制造毒品传授犯罪方法……毒品犯罪案件量下降,但禁毒形势依然严峻。今天,624日,“世界禁毒日”前夕,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19年以来南京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情况,并发布6 件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据介绍,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479698人,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7321005人,保持了打击毒品犯罪的高效态势。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共监督立案毒品犯罪案件7件,纠正漏捕14人,纠正遗漏罪行6人,纠正遗漏同案犯2人,提出抗诉案件2件。先后办理了曹某等走私、贩卖、运输麻精药品案件、石某某等十余人偷越国境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等一批涉案毒品数量大、社会危害性大的毒品犯罪案件。因工作成效突出,被市禁毒委授予“2019年度全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荔枝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南京市毒品犯罪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毒品犯罪案件量下降,但禁毒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南京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622813人,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29.2%25.3%。但是,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仍然较大,2019年以来,毒品犯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刑犯占所有刑事案件重刑犯的65.3%,禁毒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毒品犯罪职业化明显,犯罪主体呈年轻化趋势。

  当前毒品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反侦查意识强,往往采取单线、假名、暗语、密码联系,同时使用境外即时联络软件,频繁更换联络方式和银行账户;买卖毒品时人货分离、钱货分离等等,导致侦办难度加大。2019年移送审查起诉的毒品案件被告人中,20周岁以下的有46人,同比2018年增长15%,同比2017年增长70%,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三是毒品种类多样化发展,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有所增多。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氯胺酮(俗称“K粉”)虽然仍居主导地位,但新类型毒品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三唑仑、力月西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逐渐增多。部分娱乐场所出现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现象,利用毒品致幻性进行其它犯罪活动的行为增加,社会危害极大。四是犯罪手段呈现网络化特征,隐蔽性进一步增强。毒品犯罪从传统的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发展,通过微信、QQ、支付宝等软件进行交易成为常态。有的犯罪分子采取邮寄的方式运输毒品,利用代收点、快递柜或不知情第三人完成收件;有的买卖双方通过网络支付平台收付毒资,卖家以“远程定位”方式交付毒品;有的直接在网络上传授制贩毒方法等,给打击毒品犯罪带来新的挑战。五是毒品货源地向境外转移,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我国禁毒工作的深入推进,东南沿海等地带的制毒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毒品货源地有向境外转移的势头。2017年以来,市检察院先后办理了13件走私毒品案件,所涉毒品涵盖大麻、摇头丸、冰毒等。市院办理的近年来南京首例偷越国境并通过人体藏毒方式向国内走私、贩卖、运输冰毒的案件,涉案毒品达两千多克。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余根网 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蒋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