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 江江
核心提示
有了微信群,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更方便了,但这也给骗子留下钻空子的空间。出于信任的心理,有的家长在群里看到收款通知,问都不问就转账,很可能就把钱转给了骗子。昨天,家住东区的盛女士就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有不法分子假冒班主任在微信群内行骗,全班10多位家长被骗“资料费”。后来有家长心生怀疑,打电话给班主任,这才戳破骗局。
冒充老师收“资料费”
如果老师在家长群内发缴费通知,你会怎么想?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交钱!
本月7日下午3点多,市民盛女士看到孩子班级微信群中出现了一条信息:“@全体成员,现学校推出一款补习资料,资料费共计398元,请大家积极参加,谢谢家长们的配合。”发信息的人是熟悉的班主任“黎老师”。
“黎老师”同时发出收钱的微信收款码,一些家长没多想,就扫码支付了398元。付款后,群里有家长说,“黎老师”的说话语气与平常不太像,感觉不对劲。有家长让孩子电话提醒黎老师,黎老师这时才知道有人冒充自己在班级微信群里收费,随后阻止了其他家长汇款,并告知收费纯属子虚乌有,家长群内一片哗然。当时已是下午5点多,有10多位家长汇款成功,而假冒黎老师的人已从群内退出。
目前盛女士等家长在校方的建议下已向公安机关报警。据判断,骗子很可能通过获取群二维码的方式入了群,并且假借了学生家长的身份。
家长群诈骗警情多发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近来冒充老师在家长群里收费的诈骗手段各地均有出现,公安机关还发布过预警。
在这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潜入家长微信或QQ群中,将头像和昵称设置成与老师相同,冒充老师称需要缴纳资料费、实习费等费用,并通过发送收款二维码等方式骗取钱财。
骗子是如何潜进家长群的呢?根据警方公布的此类骗局作案手段, 大都是由于一些家长安全意识比较差,导致微信群或QQ群信息外泄。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犯罪嫌疑人就会顺利加入该群。不法分子在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一些老师并不会一一核实。
骗子如何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潜入家长群后,不会立即作案,而是先“潜水”,观察谁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及他们的活动规律。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在老师上课或工作的时间,不法分子会快速将自己的头像换成老师的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成为和老师的一样。一切就绪后,立即冒充班主任或老师,在群里或私下发送收费信息,并附收款方式。 收取了家长们的转账后,骗子很快退群。
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切莫轻信QQ群或微信群内的缴费通知,遇有老师发送二维码收费时,不要着急扫描转账,最好通过电话与老师确认,更不要与发布缴费信息的“老师”私聊,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群管理员要加强班级群管理,对申请入群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务必开启群聊设置中的“群主确认”功能,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如果不幸被骗,要及时报警。 记者 赵磊
链接
骗子如何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QQ群号、微信群号在一些场合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5.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班级老师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不法分子只需下载老师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来源:扬州晚报,编辑/程梦青)